曲江观涛,“波涛汹涌”典故出于此
2020-03-20 08:42: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潘宝明  
1
听新闻

瓜洲古渡

扬州瓜洲古渡公园的“曲江观涛”是著名景观,“曲江观涛”坊匾额上镌“江天胜境”,两边楹联:“渡头纵目气贯江淮,浊浪排空势吞吴越”,追怀曲江观涛的盛景。山坡上有亭,圆形攒尖顶,亭中匾额“观潮”。有人质疑,驻足亭中,即使跂而望,因树木遮掩,也看不到不远的长江,何来“摇尽波声千古”呢?

但这里的确是历史上“曲江观涛”之处,“波涛汹涌”的典故源于此。

枚乘,西汉辞赋家,淮阴人,原为吴王刘濞身边的文学侍从,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闻名。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为辞赋,著有号称汉朝第一篇大赋的《七发》。这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故而叫“七发”。《七发》的艺术特色是用铺张、夸饰的手法来描写事物,语汇丰富,词藻华美,结构宏阔,富于气势。其中最精彩的是“曲江观涛”,如此描写了江涛汹涌的情状:

“不记也,然闻于师曰,似神而非者三:疾雷闻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云内,日夜不止。衍溢漂疾,波涌而涛起。其始起也,洪淋淋焉,若白鹭之下翔。其少进也,浩浩溰溰,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其波涌而云乱,扰扰焉如三军之腾装。其旁作而奔起者,飘飘焉如轻车之勒兵。”

读这段文字,犹如横无际涯的大海怒涛向眼前猛袭而来,摄人心魄,令人神往。

《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的正式形成,此后沿袭《七发》体式而写的作品层出不穷,如傅毅《七激》、张衡《七辩》、王粲《七释》、曹植《七启》、陆机《七徵》、张协《七命》等等。在赋史上,“七”成为一种专体。

《七发》中又说:“客曰:将以八月之望,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文中的“广陵”即指扬州。作为吴王刘濞的文学侍从,枚乘曾不止一次地陪同刘濞和诸多诸侯王登高台观赏,亲眼目睹“广陵潮”撼人心弦的宏伟气势。但当时的“曲江”在今天扬州的哪里?一直聚讼纷如。

古代,我国著名的潮涌有三处:山东青州潮涌、广陵潮和钱塘潮。

枚乘的《七发》约写于公元前2世纪中叶,正是广陵潮全盛之时,也是长江地形最适合洪涛形成的时期。此后,随着长江所挟带的泥沙日益淤积,长江入海口日渐东移,广陵潮形成洪涛的条件越来越弱,到唐朝之前基本消失了。清代费锡璜《广陵潮辩》云:“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后人向往广陵潮的盛景,纷纷云集扬州,因不见涛景,于是产生质疑。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认为,枚乘的“曲江”在“浙江”。后人拘泥于郦说,多将广陵潮移至钱塘。清代扬州学派重考据,对于广陵潮的疑问进行考证。汪中在其《述学·广陵曲江证》中认为,广陵即扬州,曲江就在扬州城外;梁章钜旁征博引,更为详细,在其《〈文选〉旁证》中引“李颀诗云:‘潮水旧通扬州郭內’。蔡宽夫《诗话》云:‘润州大江,本与今扬子桥为对,瓜洲乃江中一洲耳’。故潮水悉通扬子桥中,今瓜洲与扬子桥相连,距江三十里,不但潮水不至扬州,也不至扬子桥矣。”更有多位学者著文,论证广陵潮这一自然盛景确实存在于汉至唐这段时间内。

据考古学家提供的研究成果,大潮除与月亮和太阳引力有关外,与地形关系极大。约在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2世纪,长江的入海口在今如东掘港一线。春秋末年,扬州南边由西向东的江岸在瓜埠、胥浦、湾头、宜陵、溱潼一线,邗城的西南角即滨临长江。当时的长江入海口是喇叭形,扬州向东的江面开阔为海湾形状。此后,江岸逐步南移,江心沙滩也形成陆地,扬州南边的长江便有了大江、曲江之分。江心形成的沙洲以南是大江,沙洲以北直至广陵南隅是曲江。每逢潮汛之期(尤其是八月十五),海潮浩浩荡荡上溯至曲江江段时,因水道曲折,又受江心沙洲牵绊,形成怒涛奔涌之势,故称广陵潮。

广陵潮虽早有出现,但到汉代、六朝的文学作品中才有描写,汉乐府有《长干曲》就是写扬子江船家女,“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摇。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三国志·吴书·孙策传》:“是岁地连震”,注引《吴录》:“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这就是成语“波涛汹涌”的出处。李白《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中写道:“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因夸楚太子,便睹广陵潮。”这些文献和诗文,都生动记录了广陵潮。 

标签:曲江;扬州;长江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