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运河”全国著名作家江苏采风活动10月23日在南京启动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梅源)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是千年大计。为助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工作,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扬子晚报联合推出的“大美运河”全国著名作家江苏采风活动,10月23日在南京启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江苏省政府副省长陈星莺、副秘书长王思源出席有关活动。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芬、新华日报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等参加“大美运河”全国著名作家江苏采风活动启动。
座谈交流
江苏省政府陈星莺副省长、王思源副秘书长与参会作家座谈交流。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芬主持
作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项目,全国著名作家江苏采风行系列活动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该系列活动得到了众多文学名家的大力支持。今年名家采风行的主题将围绕“运河”展开,这也是助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实践工作。通过文学大家的视野深挖大运河“有形”“无形”文化遗产内涵,既能挖掘激活文化基因又能展现靓丽颜值,以经典文化作品的传播,打造经典的文化标识构筑鲜明的经济风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在讲话中表示,虽是第四次参加名家采风行活动,但每届收获各不同。江苏这种有组织有主题的采风的方式特别好。在运河的大主题下,我们会把江苏大美运河的感觉带到文学作品中,更好地助力江苏旅游的推广。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发言

在全面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战略框架下,江苏运河沿线城市都有了各自的定位和发展规划。扬州着力打造“世界运河城市之都”,将在大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方面有所作为和担当。苏州打造的运河风光带,将再绘一幅境美业兴的“姑苏繁华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样板;当年依托运河发展繁荣起来的米码头、布码头,如今的无锡创意、智慧产业勃发,也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走得更远,与世界联通,和创意碰撞。常州将全力打造成承载记忆的历史风貌带、城市窗口的文化风情带、全民共享的亲水休闲带、绿色环保的生态示范带、品质提升的创意产业带;镇江将利用运河历史文化街区、沿河厂房等载体,打好“运河牌”,开发运河特色文创产品;宿迁将特色饮食文化、漕运文化、水神祭祀文化和清代帝王南巡文化,一起写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遗产保护规划中,打造新兴的文旅项目。淮安着力打造里运河文化长廊,依托运河文化遗址,建设淮安运河博物馆、漕船制造博物馆、漕粮仓储博物馆、水工科技馆、水利博物馆等,用大运河博物馆群讲好淮安故事。徐州以新的视角来梳理厚重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北洞山汉墓、梁王城遗址、骆民湖景区、乾隆行宫山西会馆、狮子山楚王陵遗址公园、下邳古城等运河文化遗产将集点成线、汇线成面,历史文脉将因运河水的滋润而更加光大。
参加此次采风活动的著名作家与嘉宾合影
运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生态、美在文化、美在历史、美在运河两岸的百姓。10月23日—25日,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等20位著名作家,将走进江苏这八大运河城市,以“运河文化”为采风主题,感受运河两岸的历史变迁,体会运河水域的文化内涵,为大运河文化带的建设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提供精神的滋养。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芬表示,期待通过文学大家的视角和笔墨,深挖江苏大运河文化遗产内涵,诉说江苏大运河的前世与今生,描绘江苏大运河的雄浑与秀美,传播江苏大运河的繁华与娴静。以经典的文学作品打造经典的文化标识,推广江苏经典的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