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传承遗产瑰宝 创造健康生活
2020-06-13 09:30:00  来源:人民网  作者:田虎 刘佳  
1
听新闻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下简称“遗产日”)。受疫情影响,今年的遗产日和往年不同,除了各地开展的线下活动外,在网络平台上开展的线上活动成为主流,同时拉动消费、脱贫攻坚、传承文化、守护自然等主题更是赋予了“遗产日”新的意义。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各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促进各国各地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业内专家指出,文化和自然遗产在发展中,必须妥善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不断加大融合和创新力度,推进遗产保护、文化传播、文化交流、文化旅游等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直播带货、线上网购助力非遗“破圈”

直播带货、购物节、线上大师课,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遗产日活动,今年遗产日期间的重头戏是“非遗”,而“非遗传承 健康生活”则成为了活动主题。文化和旅游部介绍,今年遗产日非遗全国主会场活动“云游非遗·影像展”有10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在线进行公益性展播,同时还有线上大师课等多样的网上体验,希望人们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

此外,今年遗产日期间,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商务部流通发展司、电子商务司,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的支持下,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美团、快手、东家等网络平台将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相关单位、企业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将在各网络平台开展销售活动。

记者近日打开淘宝,输入“广东非遗购物节”,铜艺、端砚、手拉壶、烧鹅、鱼饭……富有生活气息的广东非遗产品齐齐亮相。据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次广东首次通过电商平台集中展现非遗传承人店铺,也是广东非遗保护工作的一次尝试,开创了非遗营销的新模式,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及精神文化需求。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则表示,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此期间依托“江西非遗集市”等网络店铺,线上线下协同组织2020江西“非遗购物节”,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融入当代生活。而海南省则重点围绕“黎锦”“琼剧”“传统体育”“传统医药”“餐饮类”五大非遗项目进行多种方式的宣传、推广和展示,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传统时尚相融、文化旅游结合的方式,打造“非遗文化+电商+旅游”的新型消费链条,焕发海南非遗新活力,助力海南非遗的时尚化表达。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负责人表示,举办非遗购物节,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追求个性化多样化文化旅游产品的需求,营造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科学委员刘魁立则表示,通过网络销售,既可以拓展非遗物化产品的销售渠道,也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非遗保护的成果,还可以培养广大非遗传承人的“电商”理念;这是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需要,可以帮助受到疫情影响的传统工艺的广大非遗传承人、项目保护单位、扶贫就业工坊和相关企业复工复产;这是非遗保护的新办法,非遗购物节让广大传承人有机会通过市场销售检验自己的作品和产品,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

做好遗产传承走出脱贫新路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文旅融合不断深化、脱贫攻坚持续发力的背景下,保护传承好遗产的同时,让遗产与广阔的市场密切对接,已经逐渐成为各地助力精准扶贫的重要动力。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寨村是龙胜旅游开发的一个缩影,也是旅游扶贫的典型。大寨村以梯田景观资源为股份,由企业对梯田景区进行整体包装,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并充分利用好大寨村作为“中国经典景观村落”的品牌效应,使大寨村成为了中外游客青睐的目的地,也让龙胜梯田这项世界遗产焕发出了新的光彩。当地瑶族同胞成了“扛着犁耙种田地,唱着山歌搞旅游”的“两栖农民”。

“这几个月,我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直播,卖出不少龙凤鞋和鞋垫,收入还不错,足够贴补家用。等天气再热点,我再做几双冰丝凉鞋放在网上销售。”山丹县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学徒陈迎霞说。记者了解到,家住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霍城镇下河西村的村民陈迎霞一家是镇上的贫困户,在政府的帮扶下,陈迎霞来到余玲邑刺绣非遗扶贫工坊学习刺绣手艺。自去年8月陈迎霞接触直播平台以来,她卖出去的手工刺绣工艺品和生活用品有近百件,每月都有千元的收入。

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位于淮河岸边,是国家级贫困县。黄岗柳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于阜南县黄岗镇及其周边地区,是当地农民的主要副业。阜南县文化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庞道远说,如今,全县有四五十家柳编企业,带动20多万人就业。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谢险峰表示,安徽将不断探索“非遗+扶贫”模式,通过开展针对贫困户的培训,组织非遗传承人参与各类交流、展示、传播活动,支持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和各类商场开展线上线下销售等,帮助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今年疫情发生后,许多贫困户赋闲在家,没有了收入。各地针对各类传统工艺、非遗产品可居家制作的特点,鼓励贫困户“宅”家发展“炕头经济”。新疆哈密传统工艺工作站“绣郎”卡德尔·热合曼每天都会通过电话、微信的方式联系刺绣团队的“绣娘”,让她们做好防疫,并分发刺绣订单。“年前我举办了3期刺绣培训班,培训了20多名绣娘,订单分发给这些绣娘,让她们‘宅’在家中也能有收入。”卡德尔·热合曼说。

业内人士指出,为提高非遗扶贫实效,目前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应措施指导发展。3月初,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前发放了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补助经费,涉及传承人510人、资金342万元。3月13日,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与湖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的通知》,要求全省相关部门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支持全省各地特别是已摘帽的国家级、省级贫困县设立一批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旅游和文化广电局副局长张艳玲介绍,下一步,丰宁将争取东西部协作资金对“非遗+扶贫”工作的支持,继续开展集中培训;积极引进电商帮助工坊产品扩大销路,建立县级传统工艺专业研发团队,提升非遗扶贫产品档次,使其具有更强市场竞争力。

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在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的案件被专门提及,引发网友热议。业内人士认为,此案的判决体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司法理念,传递了依法保护自然遗产和名胜古迹的强烈信号。据了解,今年的最高法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巨蟒峰损毁案”,从2017年4月案发至今年全国两会前夕终审宣判,历时三年。判决书显示,三名“驴友”为攀爬巨蟒峰,在山体打入了26根岩钉,他们不仅因故意损毁名胜古迹而被判刑,而且被判赔偿600万元。三清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巨蟒峰地质遗迹点位于其核心景区,历经3亿多年的地质演化,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此案是自1997年‘故意损毁名胜古迹罪’纳入刑法以来,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的案件,也是全国首例检察机关针对损毁自然遗迹提起的生态破坏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胡淑珠说。业内人士认为,全国首例故意损毁自然遗迹入刑案件的判决是一次有益尝试,建议多管齐下,提高违法成本,也对破坏者及潜在的施害者起到必要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保护是文化和自然遗产发展的前提和生命线,有效的保护才能使文化和自然遗产可持续传承和弘扬。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表示,要充分利用各种科技创新成果,将最新科技应用于遗产保护中,以实现最优的遗产保护效果。目前,国内众多文物保护单位在探索利用新技术手段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云冈石窟利用数字技术建立起了文物的“数字档案”,并通过线上全景游形式为大众提供了云游云冈的便捷方式。故宫已经建立起包含故宫文物、建筑等全部资源的数字博物馆,并形成了数字地图、数字绘画、数字织绣、数字档案等众多数字成果,构建起基于新技术保护、研究、展示三位一体的故宫数字化保护体系。

中国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华民族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新的历史时期,文化和自然遗产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提供着新的精神力量。在文旅深度融合互动中,通过旅游,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得以活化,以更加深刻、生动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推广,不断增强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跨越时空,对话当下。保护传承好文化和自然遗产不仅体现中国智慧、承载中国价值、凝聚中国精神,还在与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凸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未来我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必将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全新活力,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重要的精神文化滋养。

标签:自然遗产;文化;扶贫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