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茶技艺申遗成功,江苏这三种名茶不可不知
2022-12-01 09:32: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1月29日晚,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

据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非遗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进入系统性保护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茶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在浙江杭州考察时观看龙井茶手工炒制技艺,鼓励大家把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在致信祝贺首个“国际茶日”时指出,中国愿同各方一道,推动全球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深化茶文化交融互鉴,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本次申报工作参与单位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种茶、制茶、饮茶等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流布,被各地区各民族广泛享用,海内外中华儿女都是茶文化的传承者,通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中国茶文化也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江苏参与此次联合申报的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为碧螺春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和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苏州碧螺春制作技艺是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何山尝春茗?何处弄春泉?”苏州市吴中区位于太湖之滨,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是历史名茶洞庭山碧螺春的原产地。

“谁摘碧天色,点人小龙团。太湖万顷水,渲染几经年。”洞庭山碧螺春茶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500克特级茶有7万多个芽头,为全国名茶之最。

“已知焙制传三地,喜得偷扬到上京。”洞庭山碧螺春茶采用纯手工炒制,“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包括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全部在一锅内完成,根据叶质、锅温等灵活转换,全程约为四十分钟左右。

1907年,江南植茶公所在南京创办,这标志着中国近现代茶业科技的开端与发轫,也成为现代雨花茶之源。1959年,“雨花茶”正式定名。2021年,雨花茶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雨花茶制作技艺包括采摘、摊放、杀青、揉捻、整形干燥、精制、烘焙等工序,传承至今已有六代。主要特征为独创的搓条抓条、精制筛分、烘焙。

独特的制作技艺,让雨花茶具有了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的松针外形,以及香气高雅、滋味鲜醇的内在品质。

优质的雨花茶,还需要通过精妙的冲泡技法来展现,雨花茶冲泡饮用和日常茶俗与婚嫁祭祀礼俗相结合,就形成了雨花茶饮茶礼俗,成为南京这座文质彬彬、兼容并蓄的名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世界美食之都”“淮扬菜之乡”扬州,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富春茶点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富春茶点的当家花旦,当属“魁龙珠”。魁龙珠用浙江龙井、安徽魁针加上富春花园自家种植的珠兰,由茶艺师精心窨制而成。龙井透得是味;魁针衬的是劲,汤色黄亮;珠兰显得幽香,色香味浓郁芬馥,泡上“天下第一水”扬子江水,谓之“一壶水煮三省茶”。色泽清澈,清香四溢,味淳绵和,经久耐续。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为之题词:两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春水三省茶。

好茶配好点,富春茶点乃淮扬细点之正宗代表,它选料讲究,四季有别,制作精细,造型美观,馅心多样,甜咸有度,风味佳美。点心品种有青菜包、鲜肉包、豆沙包、干菜包、三丁包、豆腐皮包、五丁包、翡翠烧卖等等。筵席点心有双麻酥饼、宣化酥、动物船点、瓜果粉点、各式糕团等。此外,还有随季节上市的蟹黄包、野鸭菜包、荠菜包、雪菜包、冬瓜烧卖等,时鲜味美,蔚为大观。

来自江浙皖三地的拼配茶传奇“魁龙珠”,琳琅大观的各色茶点,都与大运河水息息相关,见证了大运河这条“美丽中轴”带来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标签:雨花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