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的要求,作为博物馆人,我们感到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如果说藏品是博物馆的‘心脏’,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利用博物馆的藏品资源,致力于在博物馆里讲好无锡故事、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市民观众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感知历史厚重、丰沛精神滋养、提升审美能力、坚定文化自信。”无锡博物院院长荣骏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门见山。
无锡博物院是一座集陈列展示、科学研究艺术欣赏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系由原无锡革命陈列馆、无锡市博物馆、无锡市科普馆“三馆合一”组建而成。
谈到无锡博物院如何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荣院长介绍说,一是贯彻“趣学”理念。近两年来,无锡博物院在原有社教资源的基础上,整合优化、推出“文化漫游GO!乐学“趣”锡博”品牌系列活动,内含雏鹰小队非遗漫游、梦想舞台互动漫游等七大板块,以人为本,从观众角度出发,根据年龄层次、认知水平、学习需要等细致化分类,为观众带来有趣又专业的教育内容。
二是坚持学术“水准”。无锡博物院自2016年开始打造“锡博讲坛”这一开放共享的文博专业知识平台。开办至今,已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廖宝秀、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副主席安来顺、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等93位文博专家开讲,已经成为无锡地方一大文化品牌。
三是尝试“跨界”融合。无锡博物院将非遗、艺术、音乐融入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2023年,无锡博物院推出锡博星空剧场,这是一个以圆形苍穹顶,半月形舞台、环弧形开放观众区构建成的公益文化交流场所。在此举办过远离焦虑、放松心灵的“画境:Art and Health”艺术系列活动、乐满中秋弦乐音乐会等,给观众带来丰富的社教体验。
四是积极推动“行走”研学。无锡博物院早在2018年就被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此后,研学教育工作不断创新。“行走”系列研学旅行是无锡博物院打造的集主题性、知识性、体验性于一体,涵盖地理、建筑、民俗、艺术等领域,以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为目的的研学“品牌”,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五是馆校合作“共赢”。无锡博物院持续开展馆校合作,近两年发起组建“馆校联盟”以来,已与江南大学、青山高级中学、南丰小学等15所无锡地方大、中、小学校签订共建协议,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实现博物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其中,来华留学生文化感知大课堂、“悠悠古运河——大运河文化进校园”、“玉飞凤”融创课程、“吴王僚剑背后的故事”馆校合作课程等深受学生欢迎,被广泛认可。
六是建设“数字”锡博。无锡博物院十分注重数字博物馆建设,2018年以来,逐步上线了云展览、云课堂、云讲坛等“云资源”,“网上锡博”、“掌上锡博”建设初见成效。观众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无锡博物院众多优秀的展览,查阅到34000余件馆藏精品资料,享受到内容丰富的专家讲座、云课堂等线上教育资源。
据了解,无锡博物院还非常重视发挥博物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阵地作用。博物院策划的“清如——杨令茀的书画世界”展在2022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百年飞鸿见初心:无锡博物院藏红色书信选编》获得2022年度省社科联社科普及项目资助项目。博物院社教活动紧密配合相关展览开展,“文化漫游GO!乐学“趣”锡博”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线下年均约300场次,惠及观众约3万人次,深受家长与孩子们的喜爱和好评。《倪瓒的山水》课程入选2022年江苏省博物馆教育推介项目, “吴地文明”AR系列课程之 “春秋吴王僚剑” 入选2019-2020江苏省博物馆教育示范项目。
最后,荣骏炎院长向记者描述未来的无锡博物院的发展:“未来,无锡博物院将以更高昂的热情、更执着的精神,坚守责任与担当,多策划原创的高品质展览,突出博物馆教育的知识内涵;围绕品质展览,开发配套社教活动项目;深入推进馆校合作,打造更多“专业”与“乐趣”的博物馆研学课程;不断利用VR、AR等科技手段,创造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环境;继续加强与长三角地区乃至国际间合作交流,‘引进来’、‘送出去’优秀展览和教育资源,促进文化交流和互鉴,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教育事业。”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