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建设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新时代文化自信认同性生产机制》的现实启示
2020-05-10 20: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永贵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王永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从历史长河中走来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复兴,故而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奉行“文化兴国”战略。而文化自信既是文化兴国战略的发展结果,又为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奠定了社会心理基础,它作为我国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深厚基础,是时代变革中国家、民族和个人对于自身文化价值所持有的深沉而持久的肯定感和自豪感的突出体现,其对于中华文化繁荣和国家长盛不衰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但是,文化自信并不是各个社会主体与生俱来的文化心理认知,它需要以行动主体对特定文化的内容、形式以及附着其中的价值观念、思想倾向等的多维认同,即文化认同为基础。因此,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便成为中国文化建设中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的两个重要面向。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的当下,如何通过达成和巩固文化认同来树立和坚定文化自信,更是新时代中国实现由富转强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命题。

颜玉凡教授和舒欢副教授新著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新时代文化自信认同性生产机制》一书从文化认同对文化自信在主流意识形态、公众文化生活、现代文化生产三个层面的作用机制,理解我国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得以建立、持续和再生的内在机理和运行规律,发现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传承不止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文化实践过程,而二者之间得以良性互构的影响因素、运行条件和作用机制,则蕴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维系和发展的关键原理。

我从书中细致入微的条分缕析中可以真切地体会到作者对于中华文化建设发展所倾注的真挚情感,也能深切感受到他们对这项功在千秋的国家治理行动所秉持的时代使命的学者担当,这也正是当代文化社会学者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愿二位作者在后续研究中将这部著作的成果与新时代国家文化建设创新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 在更广泛的领域针对文化自信建设的更多参与主体继续展开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挖掘更多机理性、规律性认识,为推进我国的文化治理进程做出更多独创性贡献。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博导、“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标签:文化;新时代;中华文化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