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晚,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主办的“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线上研讨会暨“运河+” 第二期主题沙龙成功举办。
本次沙龙邀请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研究员王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扬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大运河遗产保护专家、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姜师立,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小武,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副院长、苏州吴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史建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研究院、苏州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张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苏州分院行政秘书、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周永博等专家学者进行分享和交流。沙龙由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苏州市职业大学陈璇教授主持。
与会专家就“新时代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健研究员认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尚无经验可循,各地仍在积极探索中。他认为目前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把握“一轴两面”的建设理念,充分勾连正在通航的运河水系和不具通航功能的古城运河水系,保证运河水脉的连续性和扩展性,积极建设“古韵今风”的“运河城市”。另外,苏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两项并行工作,互为补充,需要全盘考虑。期待不久的将来,苏州可以把大运河打造成国家品牌,成为世界上代表中华文明的崭新名片。
刘士林教授从文化产业研究角度来解读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他认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可以看做一个大型文化产业工程,在规划和建设中,一定要树立高质量发展观,遵循文化产业规律,最少干扰大运河两岸的资源,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呈现大运河的文化内容和精神内涵。
胡小武院长从两个方面剖析了苏州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战略方向。他强调首先要确立苏州段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标准体系,加快推动示范公园建设。二是要把握公园建设跟城市、区域、国家之间的关系,发挥其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经济增长等功能,紧抓机遇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着眼于面向未来的文化战略,彰显苏州的国际能见度、显示度和美誉度。
姜师立局长结合自身对运河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研究专长,分析了高质量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路径方向。他提出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做好“五个坚持”: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坚持点面结合、协调推进;坚持文化引领、还河于民;坚持放大特色、弘扬园林文化;坚持文旅融合、建设旅游名城。
史建华总裁从实践出发,从推动和利用的双向角度分析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沿河古镇的发展路径。他提出,要同时利用经济手段和文化手段,强化大运河古城镇统筹发展理念,紧抓大运河古镇统筹保护与发展实施,积极探索、科学实践,组建联盟、协同发展,利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推动沿线古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产业经济的联动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经济、文化的整体建设。
张健教授从传播学的角度,强调了大运河深度融入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他认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要遵循符合基层实际、得到群众认可的原则,构筑新型大运河文化传播体系,避免产生“文化烂尾楼”。并在文化意义的建构和共享方面,为苏州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出三点建议:官民对接、古今对接和雅俗对接。
周永博教授主要立足旅游场景信息化的角度,对苏州大运河文旅融合场景重构问题进行解读。他提出,大运河需要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让公众认识大运河具有的文化价值,需要科学地实现旅游场景的信息化,把“5G+旅游”的商业模式拓展到大运河领域,在5G时代更好地发挥大运河的文化功能和多重价值。
陈璇教授对与会专家的发言进行了总结。她指出:大运河苏州段,滥觞于先秦、奠基于孙吴,沿线城镇星罗棋布,流经区域历来物产丰富、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时至今日,它仍是大运河通航条件最好、运输最繁忙的水道。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需要借助国际经验来建设一个主权明确、责权清晰的管理体制,注意深入挖掘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内涵特质和文化价值。在与国家和政府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理念保持一致,即“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解说体系和标识体系建设,利用5G+等新技术共同讲好大运河的苏州故事,让百姓了解运河、爱上苏州大运河,期待不久的将来,苏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能够精彩地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
在交流讨论阶段,专家们就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针、国家公园与国家文化公园的区别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