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奏响江宁全域乡村振兴新生活
2020-12-17 17:44:00  来源:南京晨报  
1
听新闻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千年梦想"。从南京南站 驱车半小时,来到江宁大塘金,漫步云端,水流潺潺,风光旖旎,是见花见水记乡愁的好地方。正值暑期,前来大塘金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江宁积极书写"农 业+",美丽乡村成为江宁高质量发展的金名片,拓宽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江宁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 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等编写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2018—2019年)》中,南京江宁成功入选为县级案例,江宁在县级案例中排位第一, 系江苏唯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区……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江 宁区抢抓机遇和稳固基础并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坚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城乡融合。依托特大城市南京和经济强区江宁,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全区紧扣西部生态、中部水乡、东部温泉、南 部山水的特色,因地制宜地建设以黄龙岘为代表的一批美丽乡村,将"盆景"变成"百花园"。江宁街道牌坊社区黄龙岘村曾经"脏乱差",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 外面的人很少进村。江宁交通建设集团、旅游产业集团和社区联合打造黄龙岘金陵茶文化村,对村庄环境、基础设施进行整体改造提升后,民房焕然一新,道路、排 水、垃圾收运等设施完备,年轻人纷纷回乡开餐馆,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茶花、果蔬等,这里双休日每天吸引一两万游客。近年来,江宁扎实开展"污水革命""厕 所革命""垃圾革命",新建成一批乡村林荫大道和"四好"农路,深度挖掘、传承好以古建筑、非遗、民俗等为标志的乡村文脉。江宁区树立全域一体化思维,用 融合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走"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的发展道路,高质量建设"四新江宁",新发展理念在江宁生动的实践, 江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有质感。

坚 持创新产业发展布局,下活全域农业农村发展"整盘棋"。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小木耳大产业""小黄花大产业",将产业发展贯穿脱贫攻坚、全面小康 和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江宁区创新性地探索"政府引导、市场参与、多方协调"开发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支持村庄根据自身特色与需求,灵活选择开发主体,因地 制宜探索发展路径。走马湖熟钱家渡,移步换景,以"水"为切入点,当地建成了环河道路、拱桥、民生服务点等配套设施,建成了与菊花园的水巷交通线,以优质 青虾、湖熟大米为主导产品,注册"橹韵"手礼、"善米"等农产品品牌,以优质粮油种植、高效水产养殖为重点发展产业,规划2300余亩高效水产养殖基地、 绿色蔬菜采摘基地以及优质粮油种植基地,打造"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现代农业产业,全面促进地方农业提质增效。我们牢抓机遇,顺势而为,乘势 而上,对标"三农"工作,以产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推动江宁全域农业农村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近年来,为打造美丽宜居新村庄,江宁村容 村貌发生巨大变化,村民生活日益富足,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上半年,1013项农村人居工程完工715个,占计划71%,68个市级美丽宜居乡村完成37 个,形象进度达94%。秣陵街道以生态文明为重点,充分利用"三清一改"、"人居环境提升"契机,进行了生态环境优化、村容村貌整治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将 文化复兴与乡村内生发展深度融合,探索超越当前美丽乡村"外延式建设"向"内涵发展"的路径。横溪街道以"四清一治一改"为抓手,以示范庭院带动全域,着 力推动"三大革命""四小实事",积极打造美丽庭院,从凸显文化特色、田园风光等方面着力改造农村大院,让瓜果蔬菜等点缀其中,成为一道道独特的小景观。 江宁各街道、园区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两山"理论,下好"绣花功夫",积极探索经济强区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城乡统筹、绿色发展之路。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上,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一位位笑靥如花的乡亲,构成江宁百姓浓浓的乡情。

通讯员 白睿田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端木

标签:
责编: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