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双高建设启新程,五年奋进结硕果——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书写旅游职教高质量发展优异答卷
2025-09-23 10:29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是全国创办最早的一所专门培养旅游人才的学校。自1978年建校以来,学院始终秉承“以微笑和知识服务社会”的校训,坚持“精致化、国际化、人文化、专业化”的办学方向,办学主要核心指标和综合实力位居全国旅游高职院校第一方阵,累计为全国文旅行业输送近4万名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旅游人才的摇篮”。

2021年,学院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步入谱写“十四五”旅游职教改革壮丽篇章的重要阶段。学院深入学习全国旅游发展大会、全国教育大会等会议精神,主动服务江苏旅游强省战略和万亿级旅游支柱产业。按照“党建引领、产教融合、科技赋能、创新发展”的建设思路,热忱投身双高建设,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2023年在省委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中获得“争先进位奖”,2024年被评为“第一等次”。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试点院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承担院校,学院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在领跑全国旅游高职教育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一、党建领航展现新亮点

学院党委自觉履行“管党治党、治学办校”职责,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质量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党纪学习、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作风转变在学院落地生根。创新“思想铸魂、组织强基、作风塑形、活动增效”的党建工作格局,全面实施“党委领航”“支部攻坚”“清风护航”“服务暖心”四大工程。高质量完成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验收,获评省委教育工委江苏省高校特色党支部1个、江苏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江苏省工人先锋号1个,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1个,省级最佳党日活动3项,省级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4项,入选江苏省高校统一战线同心教育实践基地1个。学院纪检监察机构在2023年、2024年省纪委考核中获得第一等次。

二、立德树人取得新成效

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使命,推进“五育并举”教学实践。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全国旅游职业院校课程思政展示活动案例等国家级成果8项。在旅游类赛项中,获得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3金1银2铜、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保持在全国同类院校前列。连续两年获得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在同类高校中位居第一。在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紫金奖·中国大学生设计展、江苏省运动会、“挑战杯”“互联网+”等各类文体竞赛获奖百余项,在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江苏发展大会等国家级、省级重大活动服务中展现南旅风采。44名学生分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最美职校生标兵”等各类省级以上奖项和称号。

三、专业建设实现新跃升

坚持行业办学定位,紧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江苏旅游强省战略和万亿级旅游支柱产业,全面推进“人工智能+”专业转型升级,新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智慧旅游技术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新专业8个,26个专业覆盖旅游行业主要业态,旅游类专业开设数量全国领先。打造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高水平)专业5个,主持开发国家教学标准3项,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一、二等奖各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获批“十四五”首批国家规划教材22部,国家在线精品课程3门。主持申报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牵头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2个,与洲际酒店集团、蓝蛙餐饮集团等龙头企业共同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建成以江苏省高职院校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智慧旅游创新产业学院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学院8个。“金陵优才订单培养产教深度融合项目”入选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项目,“南旅—御冠”“南旅—蓝蛙餐饮”校企合作共同体被评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连续3年,旅游大类专业竞争力位居《金平果高职院校竞争力排名》江苏第一、全国第三。

四、人才强校收获新成果

坚持师德强基铸魂,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德技双馨的多元化高水平双师创新团队。涌现出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文化和旅游能人、文化和旅游系统“七五”普法优秀个人、文旅部“万名旅游英才”双师型教师、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个人7名,新增省“333 工程”高层次人才、省紫金文化优青、省级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36个,引进江苏省产业教授9人。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获批文化和旅游部提质培优行动计划双师型教师培养项目3项,立项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各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6项,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组)一等奖4项。获得全国烹饪技能竞赛特金奖、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江苏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等竞赛荣誉46项。

五、服务发展输出新动能

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丰硕。主持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参与编制国家标准2项,主持编制江苏省地方标准3项,出版著作15部,获批授权知识产权52项,承担横向服务与培训项目263项,合同金额2355.5万元。烹饪与营养实验室入选省文化和旅游重点实验室,江苏旅游文化研究院通过江苏高校哲社重点研究(建设)基地考核。社会服务品牌享誉业内。作为江苏省承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仅有的两所高职院校之一,共承担培训7期,培训学员190人次,项目总额291万元。建成江苏省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积极承办各类培训143批次,实现营收1750多万元。连续5年承接完成文旅部和省政府下达的援藏、援疆培训任务。积极服务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打造高邮邮驿文化创艺节得到文旅部的高度关注,助力泰州兴化市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校办企业江苏中心旅馆管理咨询公司实现营收487.39万元;御冠教学酒店年均接待内外宾4.5万余人次,年均营业收入超2400万元;江苏紫金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签订服务项目23个,项目总额299万元。

六、开放办学开创新局面

主动融入国家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和“一带一路”倡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10个专业通过联合国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2022年入选港澳台专科生招生试点院校,成为全国首批获此资格的14所高职院校之一,三年来共录取港澳台学生44人。新增大阪观光大学、韩国釜山外国语大学等国际合作办学院校7所,搭建俄罗斯莫斯科州动力学院中国淮扬菜培训中心、日本大和语言教育学院海外教学实践基地等职教出海载体,当选“中国-巴基斯坦”数字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启动“中巴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组织25批次156名教师赴国(境)外开展学术交流、公务出访和海外挂职。赴国(境)外留学、研修、游学的学生人数达323人次,招收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俄罗斯等国家留学生124名,实现留学生招生零的突破。

七、依法治校呈现新气象

积极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旅游职业人才培养规律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立和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教学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组织体系。坚持依法治校,新建、修订和保留130个规章制度,废止22个制度文件。科学制定《学院“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擘画学院未来各项事业发展的新蓝图。制定出台《学院内设机构设置规定》等制度文件,完成学院机构调整设置,稳步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二级管理体制。深化人事管理改革,先后制定出台《职称评审管理办法》《人才流动配置工作方案》,体现“岗绩结合、优绩优酬”的鲜明导向。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完成院办企业资产清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国有资产绩效评价和南京外汇商品供应站企业改制工作。

八、数字治理实现新突破

投入1900余万元打造智慧校园,不断提升数据共享开放水平,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率先建成万兆全光校园网络。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打造共享数据中心,建设“智慧教务”“智慧学工”等管理平台,推动建立智慧教学新生态。采用虚拟化、计算集群技术搭建云计算服务平台,投入550余万元对所有教室进行智慧化改造,积极推进省级“数智旅游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牵头成立全国旅游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旅游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旅游类专业人工智能数字教材研究建设基地,荣获旅游职业教育“五金”数智化建设典型案例2个、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荣誉21项;入选全省文旅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1个、江苏省教育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1个,入选教育部“第一批职业教育数字校园试点院校”。

九、办学保障再上新台阶

大力改善师生工作生活环境,高质量完成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稳步推进新建学生宿舍楼项目,累计投入12230万元,完成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宿舍维修、教室升级改造等大型办学条件提升工程120余项。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新增纸质资源8万余册,新开通掌阅精选、博看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库28个。不断完善校园防控体系、校园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建设,完成校园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持续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积极落实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房改政策,提升教职工退休待遇,优化基本医疗保障。学院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绿色校园”“省级节水型高校”等荣誉称号。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院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省委教育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文旅行业特色,坚持内涵发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踔厉奋发、追求卓越,积极探索构建与文旅融合发展、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相契合的办学体制和机制,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旅游技术技能人才,努力成为中国旅游职业教育领跑者,为开启学院各项事业发展新征程而团结奋斗。

标签:
责编: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