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浪来袭,看江苏文旅如何踏“浪”而行
2024-07-22 11:16: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想到了南京热,但没想到这么热。”沈阳游客宋书瑶是一名教师,前几天,她选择暑期来江苏进行一场“反向旅游”,从下飞机开始,湿热的气温就给了她足够的“江南震撼”。回忆起此次行程,她打趣说:“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行程满满、收获多多。”

这是不少夏日来江苏旅游的游客共同的体验。暑期,是文旅消费的黄金期,游客出行热情高涨。今年以来,江苏文旅市场持续恢复,作为非传统夏日旅游目的地省份,江苏如何把握夏日旅游窗口期,延续文旅市场热度,为来苏游客创造更好的旅游体验,成为考验“水韵江苏”文旅接待能力的又一道季节性考题。

7月以来,记者兵分多路,对全省景区进行实地探访,看各地给出哪些答案。

热浪来袭,

但景区人潮依旧

眼下,南京正处于“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的时节,游客的出游热情是否受到影响?7月19日,周五,记者走访了南京各大知名景区,体验“特种兵旅游”的一天。

一大早,记者乘坐地铁赶往明孝陵景区,刚过9点,苜蓿园地铁站外就已经有人流聚集的情况。

上午10:30左右,气温渐渐升高,步行前往中山陵景区的记者已是汗流浃背。沿途游客多手持微型风扇或摇扇,并不时掏出餐巾纸、毛巾擦汗。在景区入口,记者发现两台正在运转的大电扇,电扇前还配有水雾喷淋装置。

临近中午,记者乘坐地铁来到南京博物院门口。从地铁站出站口到南京博物院的路上,有不少流动摊贩,售卖的商品包括自制茉莉花手链、冰镇饮料、文创产品、各种小吃等。为控制人流量,维持景区秩序,南京博物院仍需提前预约购票参观。记者在出发探访前一日发现,南京博物院未来七天的门票已全部售罄。

记者中午短暂休整后,前往南京另一热门景点——玄武湖。位于城市中央的玄武湖一直是南京的旅游名片,正值一天中最热的时段,景区内依旧游人如织,湖上游船项目颇受欢迎,乘船需要排队。

下午4点,记者来到新晋“网红”景区——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从地铁站走到园区大门,记者一路上遇到不少游客带着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拍照打卡。此时距最后入园时间仅剩半小时,园区内尚有5000余名游客,且仍有部分游客购票入园。

傍晚6点,天色渐暗,记者来到夫子庙景区,此时景区内摩肩接踵,人流巨大。景区内的观光车在人潮中不时鸣笛,艰难前行。每家店铺前都有不少游客驻足询问,小吃店更是门庭若市,座无虚席,汹涌的人流热浪甚至令记者感觉比正午时分更加闷热。

随着夜幕降临,晚上8点,记者来到老门东景区,景区门前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景区内,社交媒体推荐榜单上的高分店铺前排起长队,到晚上9点多,人还没有散去。

一天下来,记者衣服已经湿透了几次。尽管天气炎热,但南京各大主流景区游客依旧较多,展现出南京夏日文旅消费的强大活力。

夜游“破圈”,

Night walk成为潮流

“昼伏夜出”“白天宅、晚上逛”是夏季旅游市场的重要特点。网络平台数据显示,6月以来,全国景区夜间门票销量环比5月增长四成。夜间文旅消费活力持续释放,Night walk、City drink等“新夜态”持续“破圈”。

“扬州夏日凉,风光在水上。”往年一到夏季,扬州瘦西湖景区会在东门摆开夜市,开放夜游线路和游览船只。今夏,瘦西湖文旅公司新设计推出一条保障湖夜游线路,让游客更好地感受夏夜游湖的乐趣。

7月12日傍晚6点半,暮色渐渐染上绿树枝头。在板桥广场码头,一条蓝色小灯织成的步道带领游客通向乘船地点。记者跟随工作人员一同乘坐保障湖新开的夜游航船。

这是一条形似画舫的电动新生态船,一船可坐32人。宋夹城自驾游船班长张杰介绍,保障湖夜游自7月1日起开放,专门新购置2条船,分两条线路,板桥广场从晚上6点半至晚上9点,每半小时发一班船,宋夹城北门码头则在其后15分钟分别发船。周末、节假日等游客量高峰期流水发班。

沿着游船线路,记者来到宋夹城——这座扬州本地居民常去的体育休闲公园。城楼平日不开,今年暑期配合夜间游览线路对外开放。登上城楼,这里为乘船的游客免费提供饮品。

“扬州做夏天的旅游,最大的短板就是太热了,我们就努力增加夜间的游览内容。”张杰介绍,保障湖一带原本是一个生态公园,主要是扬州本地居民饭后消暑的地方,现在增设了游船,开设两周便接待游客超300人。

这样发生在夜里的变化还有很多。很多景区深度创新,推出沉浸式夜游产品。

7月12日,“水韵江苏 璀璨夏夜”主题活动在徐州启动。当地推出“宝藏徐州 乐游一夏”系列主题活动,夜游成为主打之一。观众船中坐、船在湖中游、戏在身边演,当晚,云龙湖畔苏公塔前,光影璀璨,记者乘船观看了由徐州市文旅集团出品的大型湖岛实景演出《彭城风华》,3.3公里航线、8幕场景,边游船边看演出的体验十分震撼。

夜间音乐节、夜市也成为吸引年轻人的“杀手锏”。

“产品销售的大数据显示,来徐州游玩的游客里,80后—10后占80%以上,也就意味着我们的重点人群是亲子人群和年轻的‘特种兵’人群。”徐州市文广旅局总工程师李扬介绍,整个暑期,徐州全市将推出贾汪潘安湖星尚马蹄音乐节、新盛弘阳广场国潮音乐会、墨上集暑期仲夏啤酒音乐节等主题活动,让游客“乘着星光、寻着味道、跟着音乐去旅行”。

临“水”开发,

升级避暑度假产品

“水韵江苏”江河湖海齐备,服务游客避暑消夏,临“水”而建的景区、度假区有天然优势。为创造更为丰富、独特的旅游体验,海岛游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秦山岛是江苏为数不多的近岸岛屿,今年“五一”假期正式对外营业。作为全国第一批开发利用的无居民海岛,秦山岛离岸距离约8公里,从空中俯瞰宛如一条吐着泡泡的“娃娃鱼”。岛上共有20余处主要景点。

“7—8月是海岛的旅游旺季,我们的目标客群除了来度假的本地居民,还辐射附近3小时高铁圈的游客。为此,必须提升产品品质,突出核心竞争力。我们推出‘神路汉服旅拍’主题活动,下个月还计划举办‘琴岛沙滩潮玩节’6场演出活动,进行‘引流’。” 赣榆旅发集团副总经理黄泽介绍,这个暑假,秦山岛对全国所有在读大学生、中高考学生免票。游客既可以在岛上品尝本地特色美食,也可以在岛屿周边体验摩托艇冲浪、海上拖伞、海钓等娱乐项目。

当然,记者也看到,作为新景区,秦山岛的开发还刚刚起步,比如住宿配套还相对较少。“住宿方面,岛上有标间、大床和别墅。海岛酒店预计9月底竣工投入使用,还会增加42间海景房。未来,景区将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元素,丰富游客沉浸式体验。”黄泽表示。

相较新景区的异军突起,老牌滨海景区也在提档升级。今年2月,连云港连岛景区正式获批升级为5A级景区,进入夏季,连岛景区迎来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尽管雨水增多,但景区7月单日接待量还是达到2.2万人左右,双休日增至7万人左右,同比增两成。

连岛景区是如何巩固夏日旅游热度的?记者曾多次来过连岛景区,发现今年又有新变化——增加了海上超跑、海上拖伞、空中飞人等多个水上娱乐项目,连岛游艇俱乐部开通多条海上旅游特色航线,既可近游港城,也可远游前三岛、秦山岛,满足不同目标游客的多样需求。

升级的不止硬件。6月底举行的第二届连岛音乐节,一下就接待乐迷4.4万名,网络口碑也超越了第一届,叫响了“连岛音乐节”的IP品牌。

“我们希望把连岛打造成综合度假区。” 连岛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琳表示,暑期来临,景区进入旺季高峰,景区开展音乐节、赶海节、孔雀东南飞演艺、沙滩音乐节等多项特色活动;丰富娱乐项目,仅水上项目达到15项之多;同时,丰富商业业态,除了原有的海鲜自助、海鲜烧烤,引入汉堡王、沪上阿姨等品牌,还联动周边,开发爬羊窝头看日出、到渔村体验渔歌唱晚等项目,让夏日旅游业态更丰富。

应“需”而为,

以综合业态开掘暑期市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夏日旅游市场的主题已不仅仅是“避暑”。

以暑期亲子游、研学游为例,7月6日晚,记者全程参与了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举办的南京科普游“夜观昆虫”活动。晚上7点,25个小朋友和家长们一同从明孝陵1号门出发,在导游老师的讲解下,一路夜探萤火虫的踪迹。

两个小时的行程中,孩子们兴致勃勃,但记者已满身是汗。一路上,类似团队还有很多,加上夜游的行人,让原本漆黑的明孝陵神道上热闹异常。市民顾女士告诉记者,她已经给儿子买了好几个类似的科普游产品,家长群里,大家也频频分享好的课程“组团”报名。

“‘亲子研学+旅游’是暑期市场最热的产品之一,也是市场空间所在。”江阴市文体广旅局旅游推广科科长吴佳琛举例说,当地联动博物馆、景区等文旅主体,从长江生态文明、历史文化传承、非遗学习等方面,推出邂逅江小豚、文物寻宝、青少年古琴公益课、陶瓷文化研学,其中参观远望2号船、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探秘滨江要塞旅游区等研学打卡路线大受欢迎,甚至需要抢票。

暑期也是度假的好时节。今年6月,文旅部发布新一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苏州市吴江东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成功跻身“国家队”。

“人们对度假的要求越来越高,已不仅仅是换个地方休息。”吴江东太湖度假区文体旅游局旅游发展科科长吴建东介绍,今年,东太湖度假区发布“24公里东太湖时间”度假生活品牌,针对性推出万公堤夜游、苏州湾音乐喷泉、酒店“嬉水节”等各类夏日旅游体验,以及集市类、观展类、观剧类、玩水类四大产品,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度假区已接待游客超40.2万人次,同比增加12.2%。

面对游客出游需求的剧变,以供适需、开掘夏日旅游市场潜力已成为各地共识。

“一方面,我们从亲子游产品、特种兵游产品、研学游产品和乡村游产品这四大旅游产品丰富供给。另一方面,我们深度挖掘,着力串点成线升级游客体验。”李扬坦言,对于徐州而言,夏季不仅不是旅游淡季,还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推广时节,当地着力将红色旅游点、“夜彭城”等国潮汉风文化、伏羊节等徐州美食、欧乐堡海洋馆等游乐场馆相串联,发挥美食、历史、文化、乐园经济和节庆活动的特色,逐步通过发布官方线路、联动营销,做强夏日旅游产品体系。 记者 付奇 颜颖 实习生 季霜石

标签:
责编:张静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