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溧阳,作为全国绿茶重点企业的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正以科技为引擎,推动传统茶产业向标准化、智能化、品牌化转型升级。围绕白茶全产业链发展,在种植管理、工艺创新、品牌建设等领域持续投入科技力量,走出了一条“科技兴茶、品质强茶”的特色之路。
优质茶叶的源头在于茶园管理。公司在天目湖生态核心区建立了上千亩有机白茶基地,采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物联网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土壤墒情、气候数据等,构建数字化茶园管理体系,实现了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的精准化操作。据天目云露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制茶大师、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葛联敏介绍,基地严格遵循有机种植标准,引入生物防治技术,配备智能虫情测报系统和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从源头上保障茶叶品质。“我们的白茶嫩芽呈玉白色,以一芽二叶为最佳,每年仅春季采摘一次,亩产约20斤,正是这种对品质的严苛追求,让‘天目云露’白茶以‘汤似玉液、鲜爽甘醇’的特质享誉市场。”
在品种改良与工艺创新方面,公司累计投入数千万元用于茶树品种培育和加工技术研发,先后获得4项专利授权,包括“一种茶叶生产的茶叶翻炒机”“基于单向密封环境的快速烘干装置”等实用新型技术,通过智能化设备升级,显著提升了茶叶加工的效率和稳定性。例如,自主研发的智能烘干系统可精准控制温度和湿度,使茶叶含水率误差控制在1%以内,最大限度保留氨基酸等营养成分。
天目云露不仅在种植加工环节引入科技,更注重全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天目云露强化科技引领,努力提升天目湖白茶品牌价值,推动茶产业向智慧化和科技化发展。在该公司智能标准化生产车间便可以看到干茶分拣、包装等作业环节,整个车间分区规划合理、操作流程标准,全流程可视,展示了茶叶分装环节的自动标准化操作。
食品安全大于天。天目云露以实际行动将质量安全关口前移,建立了茶叶自检中心,对基地出产的每批茶叶鲜叶进行快速检测,每批取样均达标并出具报告,筑牢了食品安全“防护墙”。葛联敏说:“每个环节、工序,我们都可以把它量化出来,实现全程标准化、自动化和清洁化生产的同时,也保证了出品的天目湖白茶的稳定品质和风味,保障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我们不仅要做好茶,更要让消费者喝得放心、喝出健康。”葛联敏表示,公司正在推进“茶园可视化溯源系统”建设,未来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查看茶叶种植、加工的全流程数据,实现“从茶园到茶杯”的透明化追溯。
葛联敏还带领团队取得多项专利,包括茶叶快速烘干装置、杀青设备等,并开发出黄金螺、白茶螺等创新茶品,进一步拓宽市场渠道。2024年,其领衔的“葛联敏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获评省级示范,彰显了企业在茶科技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
从田间到舌尖,从产品到品牌,科技不仅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附加值,更重塑了产业发展模式。随着“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深入推进,天目云露将继续加大在数字农业、智能加工、生物科技等领域的投入,致力于打造“中国高端白茶第一品牌”,为乡村振兴和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溧阳经验”。
如今,在天目湖的绿水青山间,科技的种子正在茶香中生根发芽,一幅“科技兴茶、产业富民”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通讯员吴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