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两岸杨柳绿 沿线城市享春光
2020-03-27 09:22: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作者:尹婕  
1
听新闻

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江苏宿迁港。

仲崇亮摄(人民图片)

京杭大运河上的杭州拱宸桥流光溢彩,夜色美丽。

(人民图片)

春风拂过,荡漾了千百年的大运河再一次变了装,从冬季的水墨画变成了明丽的水彩画,运河两岸杨柳绿。清晨,宽阔的水面在朝阳下闪耀着金光,往来的船只用汽笛声唤醒运河边城市新的一天。眼下正是大运河最美的季节,流动的运河让沿线的每一座城市变得灵动优雅起来,成为中国东部一条天然的风光带。

满河流淌着风景

从南至北,大运河连接了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大运河中段在江苏境内奔流790公里,如一根鱼骨,串起长江和淮河,至今依然承担着重要的航运作用。江苏也成为大运河目前尚在使用里程最长的省份。今年1月1 日,《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正式实施,成为全国首部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旨在更好地发挥大运河的文化引领作用,推进沿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建设综合发展。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扬州到淮安的“邗沟”,这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河道。2000多年的历史悠悠而过,大运河早已融入了江苏人的血脉。对于许多生长在大运河沿线的江苏人而言,生活里处处有大运河的影子:游泳是跟着父辈在大运河水里“泡”会的,运河边长大的孩子和汪曾祺一样,“从早到晚,一天没有看到河水的日子,几乎没有”;春天的餐桌上,一盘盘碧绿的时令菜,多半来自运河岸边,有时还有从河中捕获的鱼虾。就连当地人见面,也常用“你从河那边来的吗”,开启一段聊天。运河是当地人心中最醒目的地理标志。

运河两岸则是运河城市里最柔美的部分。无论是最南的杭州,还是最北的北京通州,大运河边的文化广场,都是市民爱去的游憩场所。3月初,杭州境内大运河边的游步道旁,紫色的二月兰开了,就如季羡林所写,“和风一吹拂,便绽开了小花;最初只有一朵,两朵,几朵。但是一转眼,在一夜间,就能变成百朵,千朵,万朵”。3月中旬的一个周末,记者在北京通州的运河公园里已见春色满园,春花、柳条、河水,相映成趣,孩子踩着滑板经过,留下一串笑声。

两岸生活气息浓

少时,我的家就在大运河北岸,春天的午后,我常和小伙伴相约去运河边踏青,采野花、野果,沿河堤追逐嬉戏,玩累了,索性坐在河岸边,看着一艘艘水泥船或是渔船,或快或慢地从我们面前驶过,猜想它们运载着什么,船上的人们怎样生活,争论着这些船最终将停靠在大运河上的哪座城市。大运河的脉络,让年少的我们对中国地理有了最初的认知。

有河就有桥,一桥跨两岸,城市便成为更加紧密的整体。每一座运河沿线的城市都有数座与运河相关的桥,桥是当地人穿梭的途径,经年累月,终成为与运河共存的风景。

杭州拱宸桥矗立在大运河南头,那一带自古便是繁华之地,诞生了杭州第一家戏院、第一家电影院、第一张报纸,如今依然是杭州重要的地标。拱宸桥西的历史街区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核心区,桥东是拱墅区的政治、商贸、文化中心,现代而时尚。2019年6月,改造后的江苏省淮安市新大运河桥通车,当地市民纷纷前往欣赏其夜色下的风姿。这座始建于1960年的桥,陪伴了几代淮安人,沿桥散步曾是许多市民夏季纳凉的选择。漂泊在外的淮安人,每每提及这座桥,总是备感亲切。山东聊城境内唯一的一座廊桥跨越在大运河上,犹如运河上一根柔美的腰带,桥上黛瓦朱柱,廊内雕梁画栋,成为当地展现运河文化的窗口。

3月22日,“世界水日”,大运河江苏扬州段上,货船穿梭往来,一派繁忙景象。河岸边的公园里,当地市民正惬意地感受春光。运河两岸的人们正有条不紊地为生活忙碌着。

东部最美自驾线

如今,自驾游的旅行方式越发受到人们的青睐,如何选择线路却常成为人们的困扰。事实上,古人早已为我们做好了规划。京杭大运河无疑是中国东部最有魅力的自驾线路。不仅因为它纵贯南北,沿途可见不同风物,更是因为它是一条活着的运河,沿运河自驾,看到的不仅是千百年的历史,还有今日中国。

2010年,自驾游爱好者于明先便已尝试过一次“运河之旅”。“从杭州出发,我们经过繁华的都市,也穿过静谧的农村,我见过雨中的运河与航船,也从泊岸的渔船上买过鱼虾。”于明先告诉记者,车行路上,一边是运河,一边是路旁的人家,像是行驶在中国画里,这种体验不是别处可以提供的。“在一些省份,为了跨过运河,我开着车坐轮渡,身旁是当地居民,他们每天都要乘轮渡过河,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成了当地人。”

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于明先开始更多地关注运河文化。从古至今,单是与运河相关的文学作品就有许多。唐天宝年间,张继在大运河的孤舟上写下《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只有两首诗传世的唐代诗人韦建曾作诗描绘大运河畔江苏小城盱眙的景色:“泊舟淮水次,霜降夕流清。夜久潮侵岸,天寒月近城。平沙依雁宿,候馆听鸡鸣。乡国云霄外,谁堪羁旅情。”北宋诗人王禹偁的很多诗篇都描绘了运河景象:“江南江北接王畿,漕船帆樯去似飞。”

现在,于明先的女儿已读小学,每天,父女俩都会一同背诵古诗。“我有一个想法,今年暑假,带着女儿沿大运河自驾游,这一次,我们要跟着古诗游大运河。”

标签:大运河;江苏;文化带
责编:徐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