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技”巅峰,讲好江苏故事
2022-11-17 09:0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陈洁  
1
听新闻

经过五年等待,第十一届中国杂技金菊奖本月13日正式揭晓。在10个获奖名单中,江苏杂技作品《奋斗者——绳技蹬人》《炼——倒立技巧》在全国70个作品中脱颖而出,为江苏拿到了两个宝贵席位,成为江苏杂技艺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精彩的展示窗口。

提起杂技,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难度的技术动作。无论是南京市杂技团有限公司、南京市杂技家协会选送的《奋斗者——绳技蹬人》,还是江苏省杂技团选送的《炼——倒立技巧》,在“技”上都有独到之处。

杂技《奋斗者——绳技蹬人》是将绳技和蹬人进行融合的一种全新技术形态。绳技和蹬人是传统杂技技艺中两个单独的项目,南京市杂技团是全国第一个将绳技与蹬人进行创新结合表演的团队。这并不是简单的“绳技+蹬人”,而是叠加了很多的难度系数。处于上方翻转腾空的尖子演员在腾空旋转的那几秒钟绳子不能断开,处于下方蹬人接人的底座演员也要看准时机稳稳接住尖子演员。既要绳子翻过去,又要尖子演员腾空转身,还要正好和底座演员接上,这一连串的动作只要有一点偏差都完不成。

杂技《炼——倒立技巧》则是对“顶功”这一项传统技术的出色展示。腰、腿、顶、跟头是杂技的四项功,其中顶功被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最难练就、最难保持、耗时最长,也是最显功夫和实力的项目。江苏省杂技团团长吴其凯透露,这个节目在江苏省杂技赛事中曾获得过金奖,此次参赛,主演王梦尘在原有顶功节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开发和升级,通过倒立技术与约2米高的杂技道具的融合,展示了俄挺等一系列高难度的技巧动作,即使是身强力壮、经验丰富的男演员也很少能够练成这套动作,特别是江苏省杂技团独创的单手倒立高台旋转跳技巧,展现了演员超强的平衡协调能力,表现出当代青年不畏磨炼、努力拼搏的品质。

“技”固然是杂技艺术的核心。但面对今天观众的审美需求,从“技”到“艺”的突破,更难能可贵。

江苏省杂技家协会主席、南京市杂技团团长池文杰告诉记者,这次大赛经过层层选拔,共70个节目参加初赛,经中国杂技家协会专家组评审,评出30个节目入围总决赛,经A、B两组4场比赛,最终决出10个杂技金菊。在参赛的作品中,不少是传统杂技技术的呈现,而《奋斗者——绳技蹬人》之所以能获得专家和评委的一致认可,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它的立意高远与脚踏实地。“我们的节目实实在在聚焦当代城市建设者,通过刻画新时代奋斗者的青春群像,展示城市建设者们用勤劳和智慧担负起城市‘钢铁脊梁’的使命与责任,诠释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价值和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第十一届杂技金菊奖的比赛是继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大量压缩奖项名额以来,举办的第二次金菊奖全国大赛,由于疫情之患,与上一届赛事整整相隔了五年之久。备战时间的延长,获奖名额的压缩,都无形中增加了这次比赛的焦灼程度。用吴其凯的话来说, 这一届金菊奖比赛是准备最充分、作品质量最高、竞争态势最激烈的一次赛事,也是精品迭出、精彩连连、振奋人心的一次赛事!

“2018年,我们以渡江战役为题材创作了国内首部红色杂技剧《渡江侦察记》,2021年再现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过程的杂技剧《桥》也是首部工业题材杂技剧。”池文杰介绍,中国杂技艺术已有3000多年历史,杂技剧正是对传统杂技表演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思考和实践。而此次获奖,也是该团继2017年杂技《西游时空——跳板蹬人》、滑稽节目《热心人》后第三次斩获“金菊奖”。

而在吴其凯看来,无论是取材于华中鲁艺抗战历史的杂技报告剧《芦苇青青菜花黄》,还是他们打造的诗词歌赋杂技剧场《小桥 流水 人家》,不仅赋予了杂技讲好江苏故事的能力,也让杂技演员“长功”,增加了技巧和难度之外的对于角色塑造的能力,而这样的磨砺,也让演员在比赛时更有感染力。

16岁女孩王梦尘告诉记者,她从4岁开始练习杂技,每天6到8小时用于练功,12年来坚持不懈在做同一件事。“我们每个人都是飞速运转的机器中一颗颗小齿轮,虽然个体力量很小,但只要不畏磨炼、努力拼搏,就能转动命运之轮,留下永恒的时代印记。”这是她的获奖感受,也是江苏杂技不断“攀高”的动力和源泉。

标签:杂技;江苏省;金菊奖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