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讲好抗战故事、缅怀英雄先烈,江苏省文物局、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新华日报社联合开展了“抗战文物里的英烈故事”主题推介活动。我们精选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一起倾听历史跫音,传承英烈精神。
大家看,这支手电筒锈迹斑斑,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泽,静悄悄地躺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每天听我们讲述曾经被血色与硝烟笼罩的那段艰难历程。我们都不记得这是第几次分享他的故事……
手电筒的主人是任天石,1913年他出生于常熟梅李,幼年随父学医,在农村,他目睹了百姓身处贫病交迫之中的惨状,内心充满了同情和怜悯,于是立誓做一名医生,拯救民众于苦难之中。20岁那年,他如愿考入上海中国医学院。毕业后回乡行医,对待贫病患者,总是不计诊金、免费救治,加上他医术高明,请他看病的人越来越多。但当时,道路狭小泥泞,更没有灯光照明,任天石四方出诊,便带着这支手电筒。看到黑暗中一束微弱的灯光闪动,乡亲们便知道,那是“菩萨”医生任天石来了!
然而,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动荡年代,面对永远也救不完、看不起病的百姓,他逐渐领悟到“做个医生,只能救命,若要救民,必先救国”,就这样,革命的火种埋在了这位年轻人的心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11月,苏南东路各地相继沦陷。江南水乡满目疮痍,福地常熟沦为人间地狱。此时,任天石正积极寻找救国救民之路,而带给他光明的,正是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任天石弃医从戎,变卖家产、筹集经费,在塘桥组建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伍—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简称“民抗”,这是苏州境内第一支由党组织建立的地方抗日武装。
“民抗”成立初期,给养非常困难。任天石带头下河捕鱼捉蟹、吃大锅饭、睡稻草铺,和战士们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此时,他的手电筒又派上了用场,从作战劳动中的照明,到开会、读报时的亮光,它始终陪伴在任天石的身边,尤其在敌人“扫荡”的时候,民抗队伍经常依靠茂密的芦荡水汊进行隐蔽,但只要这束光还在,战士们就会很快聚集起来,化作抗日救亡的熊熊烈焰!
1939年5月,常熟迎来了新四军主力部队之一,江南抗日义勇军,两支部队配合作战,开创了常熟抗战的新局面。已担任民抗司令的任天石,无论前线作战还是后方管理,事事亲力亲为,与干部群众建立了亲密无间、水乳交融的关系,受到大家的爱戴,百姓们都亲昵地称他为“老天”,把“民抗”部队称为“老天部队”。他们犹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为常熟的百姓驱散迷雾,也为江南的抗日斗争,点燃起永不熄灭的星星之火。
“坚壁重门意不慌,为民幸福甘做牢”。1947年1月,因敌人告密,任天石在上海不幸被捕入狱。一年多来,从上海到无锡,从无锡到南京,任天石被关押、被转移、被折磨,但他受尽酷刑却始终坚贞不屈,秘密向党组织报告“个人生死在所不辞,革命前途甚抱乐观”的信念。在一个黎明前的黑夜,他迈着坦然而又坚定的步伐走出牢房,年仅35岁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了那个春天。
英雄远去 精神永存。虽然我不记得向观众分享了多少遍你的故事,但我记得你是菩萨医生,救民于苦难之中;你是“老天司令”,守护百姓安宁;你是黑暗中的那束光,指引无数人前行。我们永远记得那束光,让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在黑暗中坚守初心,在风雨中逆流而上。(陈旭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