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学2024年“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与乡村振兴创新发展”研修班的优秀学员张义香,作为连云港高山云雾茶的传承人,于2025年10月22日带领团队从上海浦东机场启程,赴日本静冈县参加每三年一届的世界绿茶大会(World O-CHA)。此次国际亮相,既是张义香将研培所学转化为实践的生动体现,更成为南京大学非遗研培工作“以研促践、以践兴非遗”的典型案例,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与茶文化跨洋交流搭建了桥梁。
 
作为研修班的优秀代表,张义香在培训中收获颇丰。她依托课程中的非遗理论梳理与实地调研指导,系统优化了连云港云雾茶的技艺传承路径。在专家团队的建议下,她深挖云雾茶的地域特色,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结合,不仅完善了“猴香红”红茶、“玉玊白牡丹”白茶等创新产品的工艺标准,更研发出兼具实用与文化价值的云雾茶茶籽油(具有调节血脂、保护心血管等功效)。其创办的连云港市绿祥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被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授予“江苏省非遗工坊”“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空间”荣誉称号,目前已带动630余名农民就业,其中近100户年收入达3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50岁以上群体就业难题,她本人也获评“江苏省创业之星”。
 
此次亮相世界绿茶大会,张义香将研培成果与地方非遗技艺深度融合,携“绿葵云雾”“猴香红”“流苏糯米花”等多款特色茶品及传统冲泡技艺赴会。在艺术中心中国特色茶品交流区,她的团队以素色茶席铺陈、磨砂琉璃大碗为茶具,搭配专属视频与宣传册,生动呈现了云雾茶的历史渊源及她二十余年的传承历程。其中重点展示的“绿葵云雾”,是她突破传统云雾茶“条索紧结”形制的匠心之作——干茶如葵籽饱满莹润,冲泡后叶底似雀舌轻展,茶汤清冽带兰花香,回甘悠长,该茶曾获2011年中国(上海)国际茶业博览会“中国名茶”金奖及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展会期间,“绿葵云雾”的清香与琉璃茶具的东方美学吸引众多日本茶客驻足,中日茶人围绕制茶技艺与产业发展,以茶交友,以茶敬友,以茶敦亲。
 
非遗研培班的实践,不仅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注入了高校智慧,更通过学员的“实践延伸”,让非遗从课堂走向市场、从地方走向国际。据项目负责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贺云翱教授介绍,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依托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的平台优势,进一步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让更多像张义香这样的传承人,带着中国非遗技艺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