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暑期,苏州东太湖度假区迎来高光时刻:单日客流峰值突破 2 万人次,6 - 8 月接待游客 126 万人次,旅游收入达 6.1 亿元,同比增幅超 5%。这片太湖之滨以 “水陆空” 立体发展格局,通过 “赛事 + 场景”“文化 + 科技” 的深度融合,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破浪前行。近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行走进苏州东太湖,亲身感受这片水域的活力与创新。

赛事引领,激活 “运动 + 度假” 新动能
“苏州东太湖水面开阔,春秋季特别适合开展帆船运动。” 苏州尚赛帆船俱乐部董事长孙德荣的话语中,透着对这片水域的认可。自 2018 年成立以来,该俱乐部已形成覆盖青少年到成人的完整培训体系,依托 “全国青年帆船锦标赛” 等赛事,年培训学员超 5000 人次。
帆船运动的 “乘数效应” 在这里得到显现,消费带动比达 1:17,一场赛事就能吸引全国数百个家庭跨省参与。8 月刚结束的 “2025 中国家庭帆船赛・苏州吴江东太湖站”,虽然只有 100 多人参赛,却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零售等业态的消费热潮。
如今的东太湖,水上运动矩阵已经成型。除帆船外,青少年皮划艇等国家级赛事相继在此落地;苏州湾梦幻水世界推出 “泰” 浪泼水节,王焰温泉打造冷泉节,“水上运动 + 亲子度假” 的复合业态等,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各地游客的喜爱。

陆上赛场同样热度非凡。借势 2025 年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的现象级影响力,东太湖推出 “观赛享文旅优惠” 联动方案,让 “票根” 变 “消费券”。赛事期间,苏州湾阅湖台化身 “最佳观赛主场”,沿湖市集的啤酒香与欢呼声交织,6 米双巨幕直播前,露天观赛椅座无虚席,单日吸引 2 万球迷聚集,体育赛事的 “流量变现” 效应尽显。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文旅新体验
在苏州湾数字艺术馆(EDCC),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游客将双手放在感应瓷片上,系统便能识别此刻的情绪;拍张照片,专属的 “情绪气味” 即刻生成;头戴感应器,还能测出自己偏感性还是理性。这座全球首座全场景数字化艺术馆,没有一件实体艺术品或文物,却以数字化形式 “包罗万千世界”。
“看,这只仙鹤从画中飞出,又进入了下一幅山水画。” 在苏州文化中心与京东方合资打造的数字艺术展上,裸眼 3D、全息投影等技术让文物和艺术作品 “活” 了起来,成为可互动的沉浸式体验。“我们就是要用现代化方式表达传统文化,让历史变得‘年轻’。” 吴江文旅集团品宣策划部闵晖的话,道出了数字艺术馆的初心。
科技的触角不止于室内。随着 “低空经济” 兴起,东太湖引入直升机观光、热气球体验等项目,打造 “空中览景” 线路。游客乘上飞行器,“苏州之眼” 摩天轮、七里山塘的吴风雅韵尽收眼底,让游客能够从高空视角重新认识这片土地。
产城共生,构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今年暑期,东太湖度假区再添新活力:太湖一号房车营地、苏州丝绸纹样数字馆、宋锦文化艺术空间、南厍时光村落里营地四大新业态亮相,与 14 个文旅驿站共同织就 “咖啡 + 文创 + 骑行” 的复合业态网络,为青年游客打造专属度假胜地。

作为环太湖的重要节点,东太湖紧扣 “湖城一体,产城共生” 定位,全力打造集未来感、江南韵、国际范于一体的百里太湖风光带。同时,主动牵头组建 “环太湖生态旅游度假圈” 联盟,推动区域间标准互认、信息互通、客源互送。
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上半年,度假区联合氢能源企业投放千辆电动自行车,同步升级露营地图与文明公约,构建起完善的低碳旅游服务体系。
展望未来,这片太湖之滨,正以昂扬姿态驶向 “运动 + 度假” 的新蓝海,为建设环太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持续贡献力量。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