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中,古桥流水畔,一场跨越千年的江南梦境在甪直古镇徐徐展开。2025年暑期,“锦夜·青靛甪直”夜游秀以科技赋能文化,吸引26万游客踏月而来,在光影交织中重织“神州水乡第一镇”的繁华图景。近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一行走进苏州甪直古镇,实地探访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夜游盛宴。

科技入画,解锁古镇“双重玩法”
傍晚的甪直,青石板巷渐次亮起靛蓝色灯光,游客跟随“甫里先生”陆龟蒙与明代雅士许自昌的脚步,步入2公里的沉浸式夜游动线。投影与3D Mapping技术将“长虹漾月”“莲阜渔灯”等甫里八景搬上粉墙黛瓦,花船市集的吆喝声与昆曲水磨调在夜色中交织。
“以前觉得古镇是‘静态博物馆’,但这里的演出让我仿佛走进了《姑苏繁华图》。”来自杭州的游客王女士举起手机,记录下桥头倏然绽放的虚拟烟花。鹭程文旅总经理左玉开介绍,项目以“文化IP+科技场景”破解古镇旅游同质化难题,“比如用魔术变脸吸引亲子家庭,水上飞人表演则赋予水乡全新动感”。

日暮双景,激活“真江南”生活美学
白天的甪直同样热闹。采风团在凤栖街遇见身着汉服的NPC与游客对诗赢奖品,非遗匠人演示的藤编手艺引来阵阵赞叹。“我们设计了9大业态矩阵,”左玉开指着漾月街的茶肆说,“游客上午体验昆曲午茶,傍晚换装汉服旅拍,入夜还能在民宿露台赏灯——24小时都能找到‘江南打开方式’。”
数据显示,暑期古镇夜游人次占总客流65%,周末单夜突破千人。景区内“日咖夜酒”店铺老板陈峰告诉记者:“夜间营业额比去年涨了四成,打烊时间都延后了两小时。”

文脉新生,打造可持续“夜经济”样本
在叶圣陶纪念馆前,全息投影重现了《多收了三五斗》的经典场景。苏州大学旅游系教授周晓评价:“甪直用现代语言翻译了陆龟蒙的耕读精神、许自昌的戏曲雅集,这种‘活态传承’让文化有了烟火气。”
据悉,古镇后续将推出秋季红叶主题夜游,并联动周边乡村开发“水乡研学”线路。吴中区文旅局负责人表示,甪直模式为江南古镇群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思路——“不是简单亮化,而是用文化内核点亮‘夜经济’的可持续引擎。”
暮色渐深,一艘摇橹船划过灯影斑斓的市河,船娘吴阿婆的苏白小调随风飘荡:“倷要看真江南,明朝请早再来白相相……”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