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水韵江苏·美好生活 | 千年古渡焕新颜 西津渡打造"活态博物馆"
2025-09-12 17:31  来源:交汇点新闻    
1

一眼望千年,一街览繁华。9月5日,“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采风团走进镇江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在这条承载千年渡口文明的古街上,感受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唐代诗人张祜笔下的西津渡,如今依然保留着岁月的痕迹。采风团成员行走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上,触摸斑驳的旧石墙,打量古朴的木门老店,仿佛每一步都在穿越历史时空。

据讲解员介绍,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主街全长1500余米,因渡而兴,完整记录了镇江倚江发展的历史文脉。这里不仅是我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渡口历史文化街区,更是研究长江与运河交通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街区堪称“中国古渡博物馆”,汇聚了千年路面遗存、码头遗迹、昭关石塔、英国领事馆旧址等珍贵历史遗存。其中,始建于宋代的救生会尤为引人注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义渡和救生组织,其遗址上建成的中国镇江救生博物馆,完整展现了长江千年救生历史。如今,救生会作为重要文化景点,继续传递着慈善护生的感人精神。

在救生会不远处,“一眼看千年”考古遗址展示了唐宋至明清历代道路基址。“这个2001年发掘的考古探方,清晰呈现了唐代至清代1300多年的路面变迁,印证了小码头街作为千年古街的历史地位。”讲解员讲解道。

昔日的西津渡,是文人墨客吟咏抒怀之地;今日的古街,则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同时焕发新生。恒顺香醋酿制、锅盖面制作、膏药制作、太平泥叫叫等1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散落街中,特色商铺、艺术工作室、非遗体验中心等现代业态与传统建筑相得益彰。

面对保护与发展的时代课题,西津渡探索出了自己的路径。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自20世纪末启动保护开发以来,始终坚持“修旧如旧,以存其真”的原则,在保留历史建筑原貌的同时,引入现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使街区从单纯的文物保护区域,转型为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历史文化街区。

如今,西津渡已成为镇江标志性的文化名片。这里既能远眺长江壮阔,感受自然磅礴,也能在街巷之间品味传统文化深厚底蕴。据统计,2023年西津渡接待游客中,20-40岁年轻游客占比超过50%,人均停留时间达2.6小时。

今年初,位于小码头街西入口的玉山大码头遗址展示馆正式开馆,通过古渡遗址展示、出土文物陈列等手法再现古渡繁华。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展示馆为契机,进一步挖掘渡口文化内涵,丰富文旅业态,让西津渡的历史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静

标签:
责编: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