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双节”叠加,盐城文旅交出了一份“红火”成绩单。10月1日至10月8日,全市异地文旅消费13.65亿元,同比增长45.93%。全市A级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0.34%,乡村旅游重点村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3.26%。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仅射阳岛高尔夫球会,假期便迎来超1400人次境外游客。这抹热烈的“红”,不仅写在湿地晚霞与节庆花火里,更映照在假日盐城的蓬勃人气中。
湿地红了
生态作画,潮玩上新
“快看,我喂到麋鹿了。”随父母从南京来游玩的小女孩举起了手中的胡萝卜,与心心念念的“四不像”近距离互动。“湿地小卫士”宣誓、麦秆画、VR《东方湿地·鹿王传说》,把自然与创意轻轻装进口袋,一场生态潮玩之旅就此启程。
镜头渐远,条子泥湿地候鸟翔集,泥地足球、气排球赛双赛齐鸣、互动表演与生态研学热闹登场;丹顶鹤保护区,孩子们争相打卡“我向祖国表白”,定格国旗飞扬与“鹤舞云空”同框瞬间;荷兰花海粉红如潮,一朵百合呼唤“一城热爱”;盐都重磅推出“五首”活动,出奇出新……这里不只是自然的课堂,更是节庆的舞台,是“湿地红了”最生动的注脚。
野鹿荡的夜空下,海风轻拂,鹿鸣低回;日出海湾的晨曦里,守候一夜的人们迎来红日跃出海平线的瞬间,万物赤红。国庆首日,“首骑”蟒蛇河骑行露营季与“舟游蟒蛇河”首发活动同步启幕,游客骑行、泛舟,在水陆交映的景色间感受秋日律动。
人文点红
厚度留痕,温情流转
五星红旗飘扬在街头巷尾,城市被红色的暖意轻轻包裹。走进新四军纪念馆,《胜利属于人民——新四军抗战专题展》正以珍贵史料与影像,再次唤醒人们对烽火岁月的记忆;一件件文物凝结信仰,让今日的目光依旧炽热。“10月5日当天,参观观众超过2万人次。”新四军纪念馆工作人员说,“这份热情属于观众,也属于那份被岁月点燃、延续至今的精神火种。”
盐城七大文博场馆联手推出“集章打卡·文博有礼”活动,引游客疯狂“刷馆”。市博物馆、美术馆里,齐白石、张大千的丹青风骨与徐悲鸿、黄宾虹、吴昌硕等京津画派珍品同台辉映;黄海湿地博物馆与淮剧博物馆,通过展陈与非遗演绎,让文化在互动中润物无声。海盐博物馆首个XR沉浸探索展在光影间启幕,“我们希望让博物馆不再是静态陈列,而是一段可触可感的文化旅程。”相关负责人表示。
古韵亦焕新。东台西溪古镇在“双节”期间登上CCTV-13《新闻直播间》,天仙梦幻巡游、宋潮匠心市集、非遗民俗表演轮番上演,千年宋韵与团圆烟火交织成趣;九龙口淮剧小镇内,千年非遗药发木偶与现代无人机烟花首度邂逅,传统杂技与淮剧机器人同台演绎“技艺新生”。
发展生红
热度奔涌,长红可期
热烈不止于白昼,激情亦燃遍夜空。“苏超”的热浪在盐城落地生花,大纵湖第二现场人声鼎沸,球迷举杯同欢;日月岛足球之夜,体育与文旅交织,假日氛围被推向高潮。热度也从赛场延伸至乡野,泊心黄沙港“透鲜射阳·月圆渔港”主题活动尽显渔港风情;潮间带艺术村中,游客与向日葵花海相拥,感受自然与艺术的邂逅。城市的热情与乡村的诗意此起彼伏,为盐城增添韵味。
为更好承接热度,盐城以惠民政策为游客保驾护航。127项主题活动联动全城,超1.5万停车位免费共享,公交与直通车畅达无阻,场馆延时开放,服务细节尽显诚意。“青春花YOUNG”大学生音乐会唱响假日主舞台,来自南京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传媒学院、盐城工学院等高校学子以歌会友,用青春旋律点亮假日盐城,让“文旅之红”更添蓬勃朝气。
热度之外,更显定力。盐城没有止步于一时的“网红”,而是以普惠服务托底、以创新内容蓄力、以产业融合拔高,铺就一条通往“长红”的道路。赛事的激情被转化为产业的动能,节庆的热闹沉淀为城市的魅力,盐城正实现从“湿地红了”到“盐城红了”的跃升。这抹红,不是浮艳一瞬,是生命沉淀出的赭红与绛红,元气淋漓,生生不息。 许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