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假日喜迎城里客
2020-05-03 10:13: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金涛 张希 胡英华 范杰玉 杜莹 王怀艳  
1
听新闻

昨天,位于溧水石湫的南京玫瑰园千株玫瑰形成壮观花海,争奇斗艳。雨过天晴,不少市民举家前来,穿梭于花海中,近距离观赏玫瑰,人在花中游,好不惬意浪漫。 通讯员 杨长喜 南报融媒体记者 崔晓摄

南京人去哪儿了?南京人下乡去了!

疫情尚未平息,这个“五一”假期,大量南京人选择不出远门,开着私家车去美丽乡村寻找“诗和远方”和“向往的生活”。市民、游客在村头茶馆听风赏雨、在田埂上漫步赏花、在民宿里体验山林静谧、和村民唠一唠青山绿水中的别样小康生活……

环境美了,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

5月1日,下了雨的高淳垄上村烟雨朦胧,村子四周被茶园、林木和水塘所包围,村内树木青翠、灰墙黛瓦,老旧建筑充满古朴韵味。

“没想到小村庄这么漂亮,有山有水、有花有茶!”来自上海的孔女士很早就听朋友推荐准备到垄上来看看,现场的美丽风景让她发出感叹。“在我的印象中,乡村基础设施比较差,但这次在垄上感受到的是舒适和干净,对于我们50多岁的人来说是全新体验。”

4月中旬,孔女士一家人就预订了垄上村的7间民宿,准备全家人在垄上游玩两天。外人难以想象,这座秀美的村庄是2017年由贫困村升级改造而来。垄上村运营管理方、南京漫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程玮说:“村子变美了,游客不仅愿意进来,还愿意留下来,5月1日—4日的民宿客房全满了。”

上海孔女士在垄上村散步的时候,南京人喻伟已经在江宁上范村的茶楼点了一壶茶,透过观景阳台听风赏雨,内心格外宁静。喻伟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却是第一次知道“上范村”。1日一早,他带着怀孕的媳妇儿乡村自驾,被村里亭台楼阁的景色吸引,来了就舍不得走了。

“这几年美丽乡村打造得真好,我自驾沿途经过好多世外桃源一般的小村子,有的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农村环境好了,南京人生活方式都变了。过去一到假期是农村人进城逛街购物,现在到了假期是城里人下乡。”他说。

生活富了,农家乐里“奔”出好日子

在张溪社区徐家院村,游客除了赏花、吃“野八鲜”“水八鲜”,更多人将目光锁定在村内刚刚试营业的蓝卉拖拉机乡村休闲体验园。占地30亩的庄园内,不少父母正带着孩子体验乡野滑梯、沙滩攀爬、竹篮捕鱼、草地平衡车等亲子项目,一片欢声笑语。

“徐家院不仅环境好,还能体验到城里没有的农耕项目,孩子特别开心!”市民张丽说。“立足谷里优良的生态环境,我们打造了这个以拖拉机农耕元素为主题的亲子体验乐园。”张溪社区党委副书记徐亮介绍,“五一”前期,蓝卉拖拉机乡村休闲体验园网上售票已经超过6000张。

假期,南京不少美丽乡村都推出了体验式活动。汤山街道青林社区佰菜园举办春耕体验活动;湖熟街道钱家渡村举办了渔趣园垂钓、水乡绘画等活动;秣陵观音殿村推出了“花香虫语之旅”……丰富的活动,拉动乡村农家乐收入飙升。

“我们饭店共有9张大圆桌,节前就预订出去7张,今天上午10点半客人就开始上桌,一直到下午3点才清场。”5月1日,位于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茶文化村的农家乐饭店——丛林饭店的老板阮丛林兴奋地对记者介绍当天的营业状况,仅中午这一餐,营业额就超过1万元,比往常周末增加50%。

“老板,来2斤龙针茶叶!”阮丛林和记者说话的当口,一位老主顾上门,一单就刷了2400元,“每年都开车来买,茶叶口感好!”阮丛林介绍,自从黄龙岘被开发为茶文化旅游村以来,他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从前,我们是挑着茶叶出去卖,还卖不上价。现在是老主顾上门来买,茶叶一年卖20多万元。”

“现在让我去城里我都不愿意哩。”阮丛林的妻子也来搭话,“咱们这环境好、空气好、地方宽敞,城里亲戚都羡慕我们呢!”

文化味足了,新农村人“拥抱”品质生活

当天上午10点多,溧水白马镇石头寨村红色李巷村民黄荣家来了20多位客人,“他们都是城里人,带他们看看我们新农村。”黄荣高兴地说。

沿着整洁的石板路,黄荣带着客人在村里参观,新四军领导人旧居里呈现了80多年前新四军领导人与村民同吃同住的情景。在李巷照相馆可以拍一张军装照,李巷书吧清新雅致,可以安静地看看书,喝喝茶……他边走边介绍,俨然熟练的讲解员,“每到节假日,就有城里的朋友要来村里玩,讲得多了就熟练了。”

位于南京东南的李巷自然村曾是苏南抗战的指挥中心,有“苏南小延安”之称,当地近年来投入数亿元,挖掘红色资源,并对村庄进行整体改造,偏远的落后小山村华丽转身,成为市民寻访红色遗迹的热门景区。红色李巷景区营销经理呈康介绍,针对“五一”假期,现场举行了打草鞋、磨豆浆、“挑担急先锋”、“最强剥壳王”等互动游戏,推出了“研学历史”文化打卡路线。

来自溧阳的游客王女士带着儿子现场体验了一把打草鞋。“现在的孩子们都不知道什么是草鞋,让他们体验一下,更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第一次到李巷游玩的刘云诚中午在村口红色人家大食堂吃午餐,鸡鸭鱼和蔬菜都是村里的“原生态”,新鲜可口。他感慨:“村里有文化有生活,现在农村不再是以前人人想逃离的地方,而是大家向往的地方。”

过去是农村人进城打工,现在是城里人下乡寻找“向往的生活”——“一进一出”的变化,投射出南京做强乡村“美丽经济”、建设“强富美高”新南京取得的成果,“五一”假期,美丽乡村成为展示我市小康社会建设进程的“重要窗口”。

通讯员金涛南报融媒体记者张希胡英华范杰玉杜莹王怀艳

标签:南京人;乡村;南京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