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区是徐州的文化中心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2018年以来,云龙区加快推动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徐州汉文化景区、民俗博物馆、戏马台等地标景点完成新一轮改造升级,回龙窝步行街区荣获省级“高品位步行街”称号,户南巷古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已经启动……老城景区品质升级和新城生态休闲区建设同步进行,一幅“楚风汉韵、山水云龙”的崭新画卷徐徐拉开。
“云龙区以汉文化旅游区项目为龙头,以户部山古民居文化旅游区、大龙湖旅游度假区等9大项目为重点,辐射淮海国际博览中心、龙湖国际会议中心、冰雪大世界多个支撑项目,打造‘1+9+N’项目体系。”云龙区文体旅局局长陈红艳介绍,“构建‘忆、文、山、会、水、养’的旅游布局,让游客在老城体验卓绝千古的文化渊源,在新城感受万象更新的宜居美景。”
文化引领全域创建
“在汉画像石上铺上宣纸,均匀喷水后用海绵轻轻按压,最后用小拓包均匀拓出层次感。”5月19日,在汉文化景区内,不少游客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动手做拓片。
两汉文化看徐州,徐州文化看云龙。徐州汉文化景区占地1400余亩,是国家4A级精品文化旅游景区和国内目前最大的汉文化主题公园,“有俑有陵有汉画,有山有水有文化”,集“汉代三绝”为一体,是一部活脱脱的立体汉代史。
“云龙区自然环境优美、河湖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以两汉文化、西楚文化、运河文化、民俗文化最为凸显。但核心品牌竞争力不强,景区景点品质还需增强。辖区内尚无5A级景区,发展文化云龙还要扮靓文旅之魂,健全旅游要素,改善‘引不来人、留不住人’的现状。”陈红艳说。
作为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核心景区,汉文化景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协同推进全域旅游创建。“现阶段我们正围绕‘拆、清、治、绿’四大工程对重点景区进行环境提升和特色景观小品等设计,优化园林景观风貌,美化旅游环境。”汉文化景区管理处副处长李生兰说,景区内外景观风貌、环境提升已完成。“我们正努力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通过文旅融合,让沉睡千年的遗址‘活’起来,更好地传承千年历史文脉,彰显文化自信,着力提升景区品质,提高游客满意度。”
旅游促进全域融合
最近一段时间,户部山民俗博物馆馆长李春雷每天都会登录邮箱,查看是否有关于徐州民俗文化的投稿,准备筛选优秀作品包装后收藏。他说:“这些投稿背后讲述着徐州地区的节庆习俗、各种非遗的来龙去脉以及老字号的兴衰史等,都是将‘老徐州文化记忆名片’打造成全域旅游新品牌所必要的文化历史积淀。”
户部山古民居是徐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一手抓保护,挖掘、传承好运河文化,保护丰富的古民居和史料资源;一手推进配套设施建设,提升市中心旅游环境舒适度,推进‘城市双修’。”户部山管理中心文旅部部长谢勇说。
目前,户部山管理中心配合规划、文旅、商务等部门,编制户部山古建筑群保护、省级高品位步行街等规划,并推进户南巷古建筑保护性修缮,加快实施快哉亭公园改造,不断拓展旅游发展空间,丰富旅游产品供给。下一步,将形成民俗博物馆、戏马台,户部山、回龙窝两个街区和快哉亭公园的“一核两区一园”全域旅游空间格局,预计总面积将达30万平方米,力争创建5A级景区。
“为加快助力云龙全域旅游,我们创新‘旅游+’模式。重点推进‘旅游+文化’‘旅游+商贸’‘旅游+教育’,使之成为街区业态调整的重要推动力,不断‘加’出新业态、‘加’出新价值、‘加’出新活力。”谢勇说,将努力把户部山打造成徐州人常到、外地人首选的旅游目的地,打造样板式运河文化名片。
旅游催化新业态发展
每到周末,来到大龙湖畔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为了给游客带来更好的体验,大龙湖旅游度假区完成60余块旅游标识系统的安装和调整。
“如今,康养旅游、生态旅游、自驾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业态产品、大健康行业,必将受到更多人青睐,我们将充分发挥大龙湖旅游度假区综合带动作用,加快打造具有云龙特色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陈红艳介绍。
为加快集聚商气人气,走好“体育+旅游+商业”之路,大龙湖旅游度假区以业态融合为抓手,深化产业创新发展。“目前我们主要落实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加强旅游供给体系建设,打造休闲美食广场,引入房车营地,打造自驾游基地等特色住宿;另一方面加强旅游服务监管,净化旅游市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大龙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说。
云龙区把项目作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抓手,全面创新旅游活动载体。连续举办三届大龙湖风筝节,还将创办龙舟赛、迷你马拉松、轮滑锦标赛等各类体育赛事,丰富旅游新业态,打造以运动休闲为主题的特色旅游品牌。
“我们以‘楚风汉韵、山水云龙’为口号,营造‘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发展氛围,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主客一体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新路径。”云龙区委书记朱明泉表示,云龙区正努力建设令居民幸福自豪、让游客羡慕向往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心区,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让四方宾朋在云龙游得放心、游得舒心、游得开心。 本报记者 张耀文 何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