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下文简称《规划》)的发布,为寒冬里的“守业者”点燃了一团火,也为即将到来的“春天”指明了若干条路。
旅游人在这份“考纲”里,逐字逐句地寻找自己,在过去五年的发展成就中,在当下面临的种种机遇与挑战里,更在2025年和2035年的发展目标中,关于定位、存在的意义、未来与曙光,听听“数据”怎么说。
“第八个”和“第二次”
从时间跨度上来看,“七五”是编制旅游业五年规划的开端,“十四五”已经是第八个。1986年到2022年,旅游业发展规划在“而立”过后,正在迈向“不惑之年”。
从发文单位来看,2016年《“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作为首次被纳入国家五年规划的专项规划,也是首次由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已经是第二次国务院发文。这一高规格待遇,可见党中央以及国务院对旅游业的殷切关注和用心至深。
发展目标中的具体指标:无
这是《规划》中唯一一处没有出现任何信息,却让人备加关注的地方。
“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与此不同,“十四五”规划中的“发展目标”,并不是用几个具体“数字”来界定的。虽然数量、速度、规模是最直观的表达,但对于现阶段来说,“数字”过于冰冷。
哪怕疫情已经进入可控阶段,对于敏感脆弱的旅游业来说,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蝴蝶效应。与其定下硬指标,不如转入实现“质量提升”的发展目标,于是,代替一串数字目标而出现的是关于“中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指南”——
旅游创新驱动发展、优化旅游空间布局、构建科学保护利用体系、完善旅游产品供给体系、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建立现代旅游治理体系、完善旅游开放合作体系等方面。
从事物发展规律来看,量变与质变是统一且连续的。旅游业现在的质变是之前量变发展的高层次阶段,也是为下一个量变时期进行养精蓄锐的必然选择。
全域旅游:2次
“创新推动全域旅游”是“十三五”时期取得的重要发展成就。
“加强典型示范、创新引领、动态管理,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完善协调机制,提升发展质量。”
全域旅游,从提出一个概念到明确其中内涵,最终成为一个时代的关键词。国家和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工作,成为全域旅游实践过程的重要抓手。“全国旅游示范区”,是各创建单位的荣耀标志,是过去五年时间里的成果总结。“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工作”,无疑是给所有旅游人的一颗定心丸,全域旅游不仅要继续搞,还要高质量地推进与完善,全域旅游的典型示范意义历久弥新,始终是引领一代旅游人不断拼搏的指路明灯。
大众旅游:“4次”和“7次”“3亿”
《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人均出游超过4次;“年出入境旅游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
这是我们进入大众旅游时代的重要论据之一,而“大众旅游”一词在《规划》中出现7次。
2022年为界,之前的五年是大众旅游全速发展的重要阶段,“繁荣发展大众旅游”,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成就之一。之后的五年,“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到2025年,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现代旅游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有效供给、优质供给、弹性供给更为丰富,大众旅游消费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成果要为百姓共享,旅游业要充分发挥为民、富民、利民、乐民的积极作用,成为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幸福产业。”
关于如何“拓展大众旅游消费体系”,也是《规划》重点内容。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推进需求侧管理,改善旅游消费体验,畅通国内大循环,做强做优做大国内旅游市场,推动旅游消费提质扩容,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大众旅游的核心是“人”,“众”是由三个“人”组成的。是“坚持旅游为民、旅游带动”基本原则的具体表现。
首先,很多人、多频次地参与到旅游市场中,才能实现真正的大众旅游;从消费体验与服务质量,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大部分人的旅游消费需求;引领人们的消费需求,为人提供更安心、更值得、更满意的旅游选择。
旅游空间新格局:“五横五纵”
2021年,西北游、冰雪游、露营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成为消费新趋势,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甚至是因“疫”制宜,所形成的旅游环境下的旅游重点空间的转移。《规划》对当下旅游空间新格局做出具体解释——
综合考虑文脉、地脉、水脉、交通干线和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统筹生态安全和旅游业发展,以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和丝绸之路旅游带、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沿海黄金旅游带、京哈—京港澳高铁沿线、太行山—武陵山、万里茶道等为依托,构建“点状辐射、带状串联、网状协同”的全国旅游空间新格局。
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徐海军,在发言时将其概括为“五横五纵”。
从区域旅游合作来看,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持续健全,是推进跨行政区域旅游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整体输出的重要动力之一。
从区域旅游合作上升到重大战略机制,区域之间形成的品牌建设,已经成为具有影响力和文化标志性特征的强吸引力,《规划》对此提出“支持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黄河文化旅游带、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杭黄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太行山区等旅游发展。”
串联以面状为主的区域旅游,以及带状文化旅游带,除了品牌影响力外,更重要的是“路”和“线”。
《规划》指出,“持续推进跨区域特色旅游功能区建设。继续推出一批国家旅游风景道和自驾游精品线路,打造一批世界级、国家级旅游线路。鼓励各地区因地制宜实现差异化发展。”
在宏观拆解之后,中国旅游从整体空间上有了明晰的布局,对局部地区也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
“东部地区加快推进旅游现代化建设,建立完善休闲度假体系,提升旅游核心竞争力。中部地区加快完善旅游业体系,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促进旅游品牌升级。西部地区发挥自然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方面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东北地区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寒地冰雪、生态旅游等特色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冰雪旅游带。国家在政策、品牌创建、市场对接等方面加大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支持,进一步促进区域旅游协调发展。”
此外,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给予政策倾斜和关注。
疫情:33次
《规划》中“疫情”一词出现33次,“疫情防控”出现20次,本来是“规划新词”,却也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频热词”。
“要充分认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事关旅游业发展全局,将疫情防控要求贯彻到旅游业各环节、各领域;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创新提升国内旅游,在国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前提下分步有序促进入境旅游、稳步发展出境旅游;要结合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要及时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切实为旅游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并引导旅游企业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的市场需求变化探索新发展模式。”
疫情,以极端角度再一次证明——旅游人是“靠天吃饭”。
旅游,已经不再是说走就走,而是说熔断就熔断,说隔离就隔离。作为《规划》的时代背景之一,疫情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入境旅游能否分步有序促进,也影响着出境旅游何时稳步发展。
“内循环”阶段稳中求进,实属缓兵之计和无奈之举,推动出境旅游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三大市场协调发展,旅游业能否早日“康复”,最终还是在人。
人民:20次
人才:12次
“人”一字在《规划》中出现了73次,其中“人民”一词占20次。
作为社会群体出现时,“人”的构成是复杂的,“旅游人”也并不例外。按照“角色”笼统划分,有旅游的享受者,就有旅游服务的供给者;有旅游的参与者,也有旅游的旁观者;在服务角色中,有引领者,也有被淘汰的人。
旅游,是“人对人”的服务,是“新赶新”的赛道。
正是源于“人”的复杂性,才衍生出“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得以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旅游“大观园”,进而刺激生成更高层次的旅游需求。
如此循环,“人”成为旅游发展永不停息的车轮,而“人才”影响发展速度事关重要的源动力。
当下,旅游人才面临着时代挑战,门槛低、待遇低等遗留问题,导致从业人员的忠诚度低、流失率高,而持续作祟的疫情冲击,恰恰成为顽疾发作的催化剂。大量的原始人才另谋出路,旅游人才的专业培育体系还尚未完善,行业变革之势又刻不容缓,如何解决“留住人才、引进人才、培育人才、提振人才、储备人才”这五大难题,是未来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创新型旅游人才培养计划”,是《规划》中对人才的“保驾护航”。
双管齐下,一是“严要求”建设旅游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二是“高标准”加强旅游业理论和人才支撑。采取的是“先建库,再扩容,层层删选,重点选拔”的策略。
对于“人才库”基础建设,政策先行;对于“人才库”高质量提升,专业教育是首要条件。“完善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加强旅游管理学科建设”,“推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共享”。
在“扩容”阶段,创新开路,不拘一格“引”人才,在旅游人才库中发挥“鲶鱼效应”,力求多途径提高导游服务质量。结合旅游业态的属性,进行专业化、个性化选拔。尤其是红色旅游人才队伍的建设,“将实施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提升讲解员服务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红色旅游”在《规划》全文中出现21次,“乡村旅游”出现27次。
“健全适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等发展特征和需要的从业人员培训机制,加大旅游业领军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和新技术、新业态人才培养力度,打造一支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对于旅游与人才而言,“专业对口”尤为重要。这个匹配度,不专指学校里的学科专业。换个角度来看,如果旅游形态也有专业之分,那么乡村旅游学、红色旅游学、研学旅游学、房车旅游学等一系列的业态专业,需要匹配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才能改善乡村里“老年人服务年轻人”,研学中“神话故事当道”等“不专业”现象。
与其等待一个天才,不如培育一百个人才。当然,强专业、硬本事只是基本门槛,懂服务、会学习、能创新,成为“专、精、新、巧”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人民对于多种旅游业态的服务需求。(作者:李洁小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