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好革命文物、让人们铭记站起来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策划推出的“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网络投票正式启动。通过遴选“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若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让更多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成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营造全民共同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无锡,不仅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闻名于世,更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漫长的革命岁月,使无锡人民经受了血与火的锤炼,并哺育出一批批优秀的共产党员和英雄儿女。我们党带领无锡人民进行革命的曲折历程中,产生和保存了大量珍贵的革命文物,包括各类与革命运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或者英烈人物有关的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等。
本次活动,无锡市征集到来自无锡博物院、宜兴市博物馆、江阴市博物馆、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无锡市东林书院和名人故居管理中心等5处场所共计6件革命文物,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一段艰苦卓绝的奋斗往事。
在无锡博物院的革命史展厅内,有几张不起眼的革命票据,它们是五卅运动时期无锡援助上海的捐款收据,也是国家一级文物藏品。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声势浩大的五卅运动拉开了序幕,薄薄的票据,是无锡各界对援沪运动作出积极响应的有力见证物,有着较大的历史价值和教育价值,彰显了无锡人民胸怀大局、共克时艰的担当。
“我的生命早已归中华民族指挥了,所以我也只听令中华民族的指挥!”翻开一本泛黄的日记,尘封已久的记忆,瞬间鲜活如昨。这本日记的主人是一位名叫杭茂祥的烈士,日记记录了他从1937年8月起写下的手稿。刚劲有力的笔迹述说着他对战争的愤怒和为祖国斗争的决心,他用文字发出革命的呐喊,并带着满腔热血,用实际行动彰显出新四军听党指挥、坚决执行党中央全面抗战路线的铁军精神。
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在武汉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面向全国发行的第一份报纸,共产党领导人秦邦宪为报题词“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三年之后,《解放日报》在延安的清凉山上创刊,秦邦宪任社长。两份报纸都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全面反映了各地当时的革命风貌,是我党的“又一方面军”。位于无锡城中的秦邦宪故居,记录了这位我党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开拓者与两份报纸之间的故事。
在无锡市锡山区锡北镇寨门村诸巷,坐落着一栋朴素的西式二层小洋楼,两面环河,岸边绿树成行。多年来,它静静地向过往的男女老少讲述着80多年前谭震林带领新四军抗击日伪的战斗岁月。当年,这里不仅有烽火硝烟,还有鱼水情深,军民一家亲的佳话流传至今。小洋楼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战争岁月,传承着共产党人坚贞勇毅的伟大品格,如今被打造成具有红色内涵的新四军六师师部旧址纪念馆。
“工厂是工人的家,机器是工人的饭碗。”解放前夕,面对国民党政府的种种倒行逆施,中共无锡地方各级组织领导无锡人民有条不紊地开展统战、情报策反、护厂护商护校等一系列工作,对以茂新面粉厂为代表的工厂进行重点保护,使无锡城完好地回到人民手中。
国民党江阴要塞司令部旧址是一组设计新颖、结构精巧、中西合璧的建筑。1937年12月日本军队侵占江阴,吴汀鹭避居乡间,被日军挟持来澄,威逼他出任“维持会长”,他凛然拒绝,设计出避上海,他的住宅被日军侵占作为驻澄警备司令部,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党军队接收作为江阴要塞司令部。解放战争后期,中共地下党在此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1949年,在举世闻名的渡江战役中,中共地下党精心策划了江阴要塞起义,为渡江战役解放全国发挥了战略性作用。1949年4月28日,这里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司令部所在地。该建筑集名人故居、优秀建筑、革命纪念地于一体,具有相当高的文物保护价值和革命教育意义。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一座红色场所,一段浓缩历史,一份精神传承。革命文物镌刻着百年大党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记录着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和感人事迹,是党和国家的精神殿堂,是激励全党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重要引擎。
胜利来之不易,后人尤当珍惜。从无锡血与火的城市记忆中走来,跨过乌云蔽日的民族之殇,见证风雷激荡的革命斗争,仁人志士的不卑不亢和赤子之心……革命文物不灭的红色信仰之光,恒久闪耀。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苦难与辉煌,为无锡增添了一份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更激励着我们牢记初心和使命,承担民族复兴重任,在奋斗中续写崭新的篇章。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徐鑫 实习生廖欣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