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常州篇︱红色信仰“常”在心 革命文物焕光彩
2022-07-11 08:54: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 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保护好革命文物、让人们铭记站起来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江苏省文物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共同主办,“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策划推出的“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网络投票正式启动。通过遴选“江苏双十佳革命文物讲述人”“江苏最美革命文物守护人”若干,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利用,让更多的革命旧址和纪念设施成为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营造全民共同守护革命文物、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的良好社会氛围。

常州,一座有着光辉革命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江南名城。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常州涌现了众多的英雄儿女。一处处革命旧址讲述共产党人坚定执着的奋斗历程,一件件革命文物映照百年大党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革命文物不灭的红色信仰之光,恒久闪耀。每一个历史事件、每一位革命英雄、每一种革命精神、每一件革命文物,都代表着我们党走过的苦难与辉煌,为常州增添了一分历史的厚重,更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牢记初心和使命,以奋斗之青春担当民族复兴重任。

本次活动,常州市征集到常州三杰纪念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2处革命场馆共计8件革命文物,每一件革命文物背后,都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革命往事。

“百年一曲《国际歌》。”一份瞿秋白译配的《国际歌》曲谱,静静地陈列于常州三杰纪念馆中。《国际歌》是苏俄的国歌,自瞿秋白从苏俄归国,《国际歌》雄壮豪迈的旋律始终萦绕在他的心中。这首发表于《新青年》第一期的《国际歌》,是无产阶级的战歌,唱响了所有共产党员所要追寻的目标。

在张太雷纪念馆内,有一封既没有收件人,也没有署名和日期的家书,这背后是一位革命志士的铁血柔情。1921年春天,作为中共早期组织派往共产国际的第一位红色使者,年仅22岁的张太雷在赴苏俄前夕,为新婚不到两年的妻子陆静华写了一封家书,倾吐对家人的牵挂与不舍。在家书中,他诉说道:“做了官、发了财,难保我的道德不坏。唯有求得高深的学问,才能谋得自己独立的生活。”张太雷为了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忘我,直至终身。

“我以后不到上海做律师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常州三杰纪念馆,一张未被领取的国立北洋大学毕业证书,记录了张太雷走上革命道路的抉择瞬间。1919年,张太雷放弃荣华富贵的前程,转身投入到“五四运动”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去,成为天津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骨干之一。张太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的铮铮誓言。

灰布大衫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恽代英除军装外常穿的标志性衣物,有人曾经说过一句笑话:灰布大衫就是Y君的商标。“吾对于衣服之理想,以整洁为上,若华丽则勿取。为衣,但取轻暖,适于卫生而已。”在常州三杰纪念馆内,这件摆放在橱窗内的灰布长衫,已经成为他整个人格的一部分,象征了他对革命事业始终如一的坚贞和忠诚,也是他甘愿苦行、清贫乐道、舍己为公的生动写照。

新四军从1937年10月12日建军到1947年1月撤销番号,近十年间曾使用过多种臂章标志,这些臂章伴随着新四军走过了艰难而又光辉的岁月,是新四军指战员们英勇抗战的历史见证。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有一枚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向后人静静地述说着“一枚铁血臂章的前世今生”。

同样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中,有一面特别的悼念墙,墙上刻写着54位溧阳籍新四军的名字。1945年,新四军遵照中共中央决定,将长江以南的部队及地方干部北撤到苏中地区。最后一批北撤的人员在夜晚渡江时,由于风高浪急,船只破旧漏水,最终沉没于长江。船上800多名指战员,幸存者不足百人。而其中54名溧阳籍新四军烈士的生命,定格在革命胜利的前夕。一个个名字的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他们为了民族解放,为了抗战最后的胜利,奉献着自己的青春、汗水、鲜血直至生命。

“碧血丹心铸忠魂,红色记忆血脉传。”革命文物是历史的记忆,承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革命文物所传承的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孕育形成的先进思想因子的结晶,是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精神特质。我们应当从这些珍贵的文物中,探寻红色信仰,接过革命的火炬,守护来之不易的日子,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信仰的传承,也是历史的使命。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见习记者王鲲鹏

标签:革命文物;新四军;常州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