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泽姑苏融万象 精彩演绎新篇章
2022-09-22 08:57: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金秋时节,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在苏州拉开序幕。今年,大会仍以“融合、创新、共享”为主题,在秉承前三届的目标定位和有效做法上,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注入更多的创新活力。

作为大运河城市景观遗产的典型范例、京杭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再次成为运博会的“形象代言人”。青碧水上行,画舫船中坐。石牌桥下纵横蜿蜒的古运河,如一条雾气氤氲的水墨丝带串起了苏州的水乡景致。水,无声穿行于苏州城中,不仅带来了繁荣与机遇,还铭刻着与之相关的文化印记和天赋秉性,苏州与运河早已是同生共长、紧密交融的关系。今日苏州,在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糅进了江南名城的万种风情,蕴蓄着创新发展的无可限量,更矢志在这幅壮阔波澜的大运河画卷上,勾勒出最精彩的水韵妙笔。

重塑水韵姑苏新画卷

“商贾辐辏,百货骈阗”是历史画卷中的繁华姑苏,“吴门才子天下墨,岁月静好枕河生”是文学建构下的江南想象,“上善若水”与“百舸争流”,内化了苏州人的温润性格与争先意识。枕水而居的苏州人,了解水的习性,经年累月,便习得了如水般包容万物的性情。心之所向,一苇以航。要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精彩苏州段”,不只面上的功夫,还要往深处走,沉浸浓郁,含英咀华,通盘考虑运河的可持续发展性,逐步探索出一条文化旅游、生态保护、遗产传承相融合的发展之路。

“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苏州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立市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与此同时,强化考核评价,将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任务纳入县区高质量发展考核个性指标体系。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传承和保护运河遗产。吴江运河古纤道是大运河苏州段唯一保存的古堤岸工程设施,向远处眺望,古道上斑驳的青石还若隐若现,在那个只能依靠水路运输的时代,修筑一条坚固的纤道,何其艰难。据吴江地方志等史料记载,运河纤道始建于唐,遭洪水多次侵袭,土堤屡筑屡毁,北宋时增石修筑,元代以巨石加固,到明清两代还曾多次修葺……这条经过历朝历代维护修缮的古纤道,到如今只剩吴江一段保存了下来。为了保护好弥足珍贵的运河遗产,苏州依托运河古纤道公园生态基底,实施景观环境提升工程,从夜景亮化、风貌协调、文化氛围、配套设施等角度进行多维综合提升。以古纤道沿岸及两个主次入口为重点范围的改造工程,面积达62575平方米,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运河古纤道景观环境提升工程也已顺利完成。如今,古纤道宛若一条玉带,在古运河畔熠熠生辉。

作为运河文化与江南文化的融合者,苏州要让曾经抽象的“江南想象”,变得生动又具体。除了关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让运河之水从源头处活泼起来,还要积极推动运河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精雕细琢,融情于景。

古时,多少文人墨客,由运河行至苏州,共赴雅集。今朝,“运河十景”一行,将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点与苏式美学有机串联了起来,纵贯苏州全城,巧借运河之水,立体呈现“最是江南”的人文风貌。从京杭大运河进入苏州的第一镇吴门望亭开始,一路经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县古巷、虎丘塔、空陆盘门、横塘驿站、石湖五堤、宝带桥,最后抵达平望看四河汇聚的壮阔之景。从2021年起,苏州着力打造“运河十景”,力图把古城保护更新、文旅融合发展与江南文化品牌建设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今年,苏州除了继续对“运河十景”的地标风景进行提升外,还在加快部署“水韵古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

宝带桥·澹台湖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位于京杭大运河南侧,依托大运河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带桥,全长361米,有53个孔洞,是全国最长的古桥。曾经游人只能行走在宝带桥上,观其局部,而现在,经过了宝带桥南堍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后,一座浮动观桥平台跃然水面,以后便可以通过浮台欣赏到宝带桥的全貌。入夜后,新型投光灯打亮了桥体,53个孔洞像一串珍珠落于湖面,“宝带串月”的人文景观“重现江湖”。打破思维局限、运用新技术赋予景观以新生,不仅亮化突出了宝带桥的桥体本身,还将宝带桥的历史沿革融入其中,加入了“水韵古城”和“最是江南”的人文考量,让尘封的历史重焕生机,此次宝带桥·澹台湖的改造提升,杜绝千篇一律、面目模糊的重复建设,是因地制宜、充分提炼“个性”的亮点项目。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水予苏州,是一份道不完的情,纵使跨越千年,仍孜孜不倦地涵养着这片江南福地。而这座水域面积占比高达42%的城市,又怎能不倾囊、倾智回馈于水的恩泽,将万象融于“水”,让“水”奔涌新生。从相城区望亭五七桥起,行96公里水路,至吴江区桃源油车墩,一路从2500多年前阖闾大城的水榭楼台看到今日苏州城市的广厦层叠,让人不由得感慨,苏州的美,是古典与摩登的完美融合,是娴静和热烈的恰到好处,是难用一语道尽的美。

变通多维治水新活力

运河遗产的保护绝非“一日之功”,要将保护工作做实、做深,不仅用上“绣花功夫”,还要“久久为功”,并且发挥出治理者的主观能动性。大运河是一条流动的“史诗”,承载着上千年的中华水上文明,凝聚着古人治水的勤劳与智慧。今人治水,则要立足时代,善用手段,以科技之力,激发创新思维,让治水变“智”水。

数字技术赋能运河发展,是近几年运河沿线城市都在探索的全新表达。打造运河沉浸式场景,为年轻人提供了解运河的文化空间;深入挖掘运河故事,创造以运河文化为基底的IP,让运河文化与流行文化碰撞出新意;提炼大运河文化带上的视觉元素,用艺术手段加工成文创产品进入电商领域……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文旅项目,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用年轻化的方式表达和产出的文旅产品。运河之于时代的意义,一定会在年轻一辈人的心中生根发芽,保护与发展的使命将代代相承。

随着今年大运河国家数字云平台(一期)进入正式上线运营阶段,苏州的大运河打破了物理局限,不仅奔流在大地上,还穿行在“云”线上。该平台利用倾斜摄影、三维建模、虚拟现实、GIS、大数据、5G等数字化技术,生动展示了大运河历史沿革、文化资源分类与空间布局、文物与文化资源点古今风貌、沿线重点地段720°全景等,甚至突破了传统线下展示和体验的时空局限,实现景区虚拟漫游。一条“线上数字运河”由此诞生,将以全新方式展示大运河涌动千年的传奇。

数字技术不仅是新工具、新手段,还是一份新保障,为运河的科学治理“保驾护航”。此后,运河治理与保护的数据都能被动态记录下来,每一步都将“水过留痕”,为跨地域、跨部门之间的协同配合提供便利。

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几艘搭载着声呐设备的无人驾驶船,“悄悄”潜入了太浦河水底。这些无人船应用了“电子河长”系统,有视频呈像功能,很快就发现该河段存在浅滩。最后,经工作人员实景模拟,证实了该河段的浅滩,是由船舶频繁作业、搅动泥沙淤积导致的。苏州通过一体化办案,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船)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太浦河水环境中悬浮物浓度偏高的原因。

今年,苏州启动大运河沿线涉水企业专项执法检查,开展了30余个专项执法行动,对疑似点位逐个现场摸排,实现“应查尽查”“应测尽测”。同时,加强跨区划协作,坚持生态修复与长效监管并行,以能动履职有效推动大运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现在看来,5G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等“新基建”助力大运河发展和保护已经正式驶入“数字化”快车道。根据生态环境部门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目前苏州大运河5个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Ⅲ类。

苏州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钻研善学,用科技产品、数字手段追寻着治理难题;又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灵活变通,用市场思维、商业手段激发着大运河文化的发展。

京杭大运河在平望镇境内与太浦河交汇,形成了大运河、老运河、太浦河、頔塘河四河汇集的独特景致。枕着古运河的荣光,昔日的水路交通枢纽仍保持着它开放、包容、多元的发展理念。在苏州“运河十景”建设中,“平望·四河汇集”成为吴江唯一入选点位。平望打开视野、长袖善舞,牵手各路资本和社会力量,做活运河文章,让运河真正融入百姓生活。去年6月底,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在平望启动“京杭大集”项目。废旧的老粮仓再度开门迎客,这里有以平望辣酱为主题的味道博物馆,也有还原了小镇传统市集风貌的“样板间”,还有运河一日生活剧场、大运河研学之旅等运河文化体验项目。

运浦湾改造工程是平望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又一个“面向运河”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挖掘运河故事,产出江南品牌的典范。大胆改造工业空间,炼油罐的内部顶层成了360°环绕的沉浸式展播厅;引入优质市场资源,与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携手打造长三角首个综合业态的数字文化产业共享平台;紧跟时尚潮流,联手轻野户外品牌打造户外露营+直播基地的复合业态……平望积极运用创新思维,调配市场资源,紧跟行业趋势,以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方式,解锁出别样运河“玩法”。如今,一大批标志性景观多点开花,助推“平望·四河汇集”在苏州“运河十景”建设中冲在前列,一幅现代版“运河繁华图”正徐徐展现。

看似“温吞水”性格的苏州人,实际上一直以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谋发展。苏州正加快大运河文化保护立法,紧扣“围绕问题立法,立法解决问题”的要求,立足苏州实际,突出地方特色,制定出台《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苏州市大运河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等法案法规,用法治化手段为大运河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外城墙”。

苏州的大运河发展与保护正运用数字化、市场化和法治化手段,从单向度治水变多维度“智”水。苏州本就是一座不断涌动着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大运河也将继续奔涌着永远年轻的风采。

融汇诗意栖居新生活

苏州,一半是诗意,一半是人间烟火气。从未有一座城市像苏州这般,将生产和生活的关系处理得如此讲究。有富甲天下的“鱼米之乡”,便有“不时不食”的精致饮食;有了织造的工艺,便有了苏绣的举世无双;有闲情逸致,便能钻研出个巧夺天工的苏式园林。苏州人总是乐于在“生产”上做到极致,“服务”于他们热爱的生活。

走在大运河畔的江苏(苏州)国际铁路物流中心,会被眼前“一望无际”的集装箱场景震撼。这里是苏州中欧班列的出发起点,也是水路、铁路、公路多式联运的重要节点。目前,江苏(苏州)铁路物流中心码头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之中,其中,中港池项目已率先竣工。中港池,长200米、宽50米、水深3.2米,设置有2个1000吨级的集装箱泊位,开通后年通过能力可达6.8万标箱。而整个码头正在推进现代化集装箱智慧码头建设,将利用岸线851米,建成13个1000吨级集装箱船泊位,实现年通过能力44万标箱,成为京杭大运河上最大的内河集装箱作业区。据悉,该项目将在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

自今年4月京杭大运河实现百年来的首次全线通水以来,“沟通南北、贯通古今”的古老运河恢复了往昔风采,迎来了世纪复苏。在如今经济“双循环”背景下,大运河将在中国交通乃至整体经济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大运河苏州段目前的日均通航船舶6000艘以上,船只往来憧憧,这条重要的经济动脉正在以更亮丽的模样、更科学的运载、更绿色的方式重启优化。唯有治理好、保护好,才能使运河之水滔滔不绝、源远流长。今年7月,江苏段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苏州段航道施工项目全面开展。苏州坐拥大运河畔的绝美风光,由运河通达天下,自然要赋予运河之水更强劲的动力,让每一股运河水都流向它的远方,真正实现“城河共荣、景河共生”的美好前景。

“如何才能完成对一个城市的真正融入,不在对这座城市街坊名胜的熟悉,不在对各种传统美食的遍尝,而是深深地融入这座城市的创造与重建中。”作家薛亦然在报告文学《满城活水》中,将苏州水的“来龙去脉”和苏州作为一个城市的来龙去脉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而运河与城市的共生共荣,归根结底探讨的是运河与人的关系。

一座高16.8米、长24米、一半白色、一半灰色的“水城门”,在长浒大桥景观旁拔地而起,“水城门”与新改造的长浒大桥将构成进入姑苏区的重要景观标志。白色的一半,象征着高新区现代化特征,灰色的另一半,是姑苏区的厚重历史,这样的设计取两地交汇之意。地面上还装饰有直穿城门的“水波纹”灯带,代表一直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大运河,正续写一篇又一篇精彩的华章。城市兴建起的公共标志建筑物,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更是渴望与市民共情交互的愿望。苏州城因运河兴起,苏州人因运河生生不息。

重新梳理运河两岸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分布情况,苏州正统筹运河沿线的空间管理和整理利用。今年,苏州中心城区段大运河步道拟建14.81公里,将实现“应通尽通”。大运河两岸沿线各1公里范围(除建成区外),也将作为滨河生态空间进行严格管控,为沿岸居民打造运河步道和慢行系统,提供体育健身和休闲功能。当居民们在闲暇时,能够想到要去运河边散散步,他们便享有了一种与运河紧密相连的实在的日常,在每一处可见、可闻、可感的景观中,重拾江南水韵的诗意。

从始建于三国时期的北寺塔上眺望,仍能一览苏州古城全貌,便知苏州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上自有分寸。苏州从不跟风、盲从,总是在新与旧之间,拿捏恰到好处。当你沿着大运河看苏州,历史的、现代的、新的、旧的,在这里产生了巨大的张力,你会看到一边是小桥流水园林景,一边是高楼大厦琼玉宇;一面是江南文化潺潺流,一面是创新发展滔滔涌。现代的苏州,本就是一座巨大的新式园林,一步一景,精妙绝伦,不拘一格,变幻无穷。苏州,绝不止于烟雨朦胧、白墙灰瓦的固有开场,不止于处处被援引的诗意想象,它正以开放多元的理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重塑何谓“江南”,何谓“水韵”。(龚 琰)

标签:
责编:徐洁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