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在1月18日南京召开的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上获悉,2022年全省接待境内外游客5.34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263.82亿元,其中,前三季度接待国内游客人次和国内旅游收入恢复到2019年的六成左右,恢复程度分别高于全国14.6、13.2个百分点。作为省级主管部门,省文旅厅可谓是晒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一连串的数据,诠释了江苏文旅在应对疫情冲击,促进文旅行业复工复产、加快消费复苏中的重要推动作用。
政策扶持提振市场信心。过去一年,江苏全力推动文旅市场恢复程度好于全国,出台有针对性、有含金量的助企纾困政策措施“江苏文旅十六条”,安排2.41亿元支持559个项目,组织113个重点文旅项目集中签约、总授信395亿元。在政策措施综合效应下,去年我省文旅消费总额3830.79亿元,占到全国10.3%、占比全国第一。
多措并举促进文旅消费。举办史上最长“水韵江苏”文旅消费推广季,推出14个主题、500余项系列活动,累计曝光人次超8.87亿;联动举办乡村旅游节、非遗购物节和各类夜间文旅消费活动。全省新增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6个、省级23个,认定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单位24个,有16条旅游线路入选全国“乡村四时好风光”精品线路。
创新供给推动文旅融合。2022年,江苏文旅创建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获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淮安区入选全国10个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等3个项目入选文旅部数字化创新实践案例,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增至60家。推动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等建设实施方案,建成“水韵江苏”全球传播中心,“水韵江苏”文旅品牌知名度显著提升。
打造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的示范项目。在拉动文旅消费,为行业回暖筑基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江苏在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方面,同样颇有建树。锡剧《烛光在前》获第十七届全国文华大奖、实现我省“文华大奖”四连冠。创新实施“双千计划”“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成功举办第四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成为“现象级”文化名片。率先出台《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江苏行动方案》,联合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相关习俗”成功申遗。推动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建设,研究出台世界级运河文化遗产旅游廊道、滨海生态旅游廊道和扬子江城市休闲旅游带等建设实施方案。
回首2022、展望2023,江苏文旅主管部门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强信心、稳经济、促发展,统筹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取得新成效,在深化文旅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上探索实践,书写出可圈可点的江苏答卷。
据了解,江苏将围绕助力全省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全面复苏。精心办好2023“水韵江苏·有你会更美”文旅消费推广季、非遗购物节和第14届江苏省乡村旅游节等活动。建设提升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更好发挥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作用,着力营造便利消费环境条件,以此带动文旅消费更加“旺”起来。在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将组织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新时代精品力作,持续办好2023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抱石风骨·第二届中国画双年展”、首届全国版画双年展,组织举办新时代优秀剧目展演,深入实施新金陵画派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全国一流的艺术展示传播交流平台。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升级版”,深入推进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高水平建设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强省。一体推进大运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精心办好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打造提升江苏“运河百景”,组织创作长江主题美术长卷等。
“做好今年文化和旅游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表示,要锚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目标,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文旅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新征程上推动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需求,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开好局起好步、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贡献文旅力量。
(会议表彰了一批厅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和厅系统考核优秀等次人员。)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李苏珺/文汤翰林/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