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最好的打开方式
2023-06-09 09:22: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传统文化如何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近日,记者走近了一批年轻人,他们有的从事缂丝技艺的传承创新,有的将千百年前的文物“修旧如旧”,有的将数字沉浸式技术运用到古代书画展陈中。他们用年轻人的思维,打开了一个属于他们这个时代的传统文化。在他们的演绎下,传统与创新、经典与潮流的融合逐渐成为文化传承、守正创新的新步调。对于今天的年轻人而言,传承和创新是传统文化最好的打开方式。

00后小伙,让传统缂丝走进当下生活

只要一坐在绣绷前,范辰霄的心就会从周围喧嚣的环境中抽离出来,整个世界只剩下眼前的缂丝作品。颜色各异的丝线,随着他的指尖不断翻飞跳跃,成为了一道奇妙的风景线,最终变幻为一幅璀璨绚烂的缂丝作品。

范辰霄,23岁,从初中开始,便决定继承家族技艺,成为一名缂丝非遗传承人。在这个崇尚速度和效率的时代里,这位00后年轻人选择了一种“慢”的节奏,向人们诠释着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领悟。

缂丝,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种之一,因外形有“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如同用刀刻出来的丝绸,又称“刻丝”。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因其织造工序极其细致,色彩变幻极其繁琐,存世精品又稀少,所以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盛名。2009年,缂丝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范辰霄的父亲范玉明,是苏州缂丝技艺非遗传承人。2006年,范玉明受明十三陵博物馆邀请,与南京云锦研究所的织造专家合作,参与了出土文物复制项目,近距离接触了古代缂丝艺术。其中,明万历皇帝的一件龙袍, 由于年代久远,碳化严重,衣服的结构、图案仅凭肉眼已很难辨认。为了逼真还原丝织品的原貌,范玉明和南京云锦研究所的专家,多次进定陵对照残留织物,研究分析组织结构,并参考文献古籍以及发掘报告还原色彩,耗费六年之久,最终成功复原了这件龙袍。

“我家祖辈就是做这个的,手艺一代代传下来。小时候看着爸妈每天忙着缂丝,觉得很好玩,很想加入他们。” 范辰霄生长在苏州太湖边的一个小村庄,村里不少人家都是靠缂丝这门手艺活吃饭,15岁那年,小范就在木机上有模有样地用缂丝技艺编织织品了。

学习这门老手艺,最难的莫过于 “坐得住”。缂丝,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需要先将纹样以墨线勾于经线面上,纬丝不贯通全幅,而是按图案、色彩分块,整个过程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一分一毫的精细。

范辰霄说,即便是一位有天赋的织工,每天最多只能织出1—2厘米的长度,“缂丝织造的速度比云锦更为缓慢,因为缂丝制品的正反两面如一,必须达到异常精细的要求。所以,一件作品往往要耗时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多的时间才能完成。”

“手要拨、脚要踩,眼睛还要看,工匠常常好几个小时坐在纺机前不能离开。因为太辛苦,如今选择干这行的人越来越少,放眼全国,也就不过一两百个师傅。”范辰霄说。由于工艺耗费工时极长,织造工匠常常会患上颈椎病、视力衰退等职业病。

作为父亲,范玉明希望儿子可以“子承父业”,同时他也担心,平日里养尊处优的00后孩子,能坐得住、吃得了苦吗?

缂丝作品无法用机器代替,只有一丝一缕手工织造,讲究的是手感和经验,用力的轻重缓急、变化的空气湿度,都会成为影响作品的因素,而这些技巧的掌握,需要日积月累的练习。令范玉明惊讶的是, 迷上缂丝的儿子起早贪黑,整天埋头于织机前,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不断摸索钻研细节。经过几年勤奋练习,2020年,范辰霄花费一年多时间,独立完成了一幅长达4米多的太湖风景长卷《印家乡》。

父亲想的是传承,这份祖传的技艺要原汁原味传下去; 范辰霄思考更多的是创新, 如何让以前只为帝王家服务的缂丝更加生活化、年轻化,成为时尚之物?“完全保护收藏起来的非遗文化只有观赏价值,只有让人们能真实地摸到用到,才真正拥有了传承价值。” 范辰霄在大学里学的是艺术设计,他尝试把当代艺术的理念运用到传统缂丝创作中,制作了手袋、香囊、挂画等颇受欢迎的工艺品和实用生活用品。同时,他还开办网店,与带货主播合作,让缂丝艺术走进直播间,引发网友一片赞叹,甚至有粉丝找到工作室来上门求艺。

直播间汹涌而入的流量,给范辰霄带来了惊喜,“缂丝制品价格高,做起来慢,就算接到了大量订单,也没办法量产。目前,我们在橱窗里添加了一些非缂丝的文创产品,同样受到了欢迎。”如今,他的账户已经积累了16万粉丝的关注,每个月销售额达到了1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无数网友通过屏幕看到了这项古老而宝贵的传统手艺。

对于未来,范辰霄有着许多憧憬,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卓越的缂丝传承人,让缂丝艺术走进人们的生活、走向世界。在他看来,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并喜爱上这门古老技艺,便是传承的意义所在。

年轻攻关团队,让赏画者走进画中

走进距今1000多年前的宋时南京,你会遇到热情的南京人,用南京话给你讲城墙的故事,还会告诉你城墙不仅有陆门还有水门;“偶遇”面点店店长,他会告诉你在一两千年前,南京闻名的“建康七妙”都是什么美食;一个普通钓鱼者,会在与你擦肩而过时告诉你,秦淮河为何是南京人的母亲河……

在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以数字艺术展陈的200多年前冯宁《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活了起来。作品跨越时空,将今天的观众“带入”宋朝的南京胜景,与画中人对话,感受宋朝的风土人情,人们似乎不是在赏画,而是在“游画”。

站在这幅10余米长、包含了533个不同人物的《仿杨大章画宋院本金陵图》前,研究宋清历史的专家问德基艺术博物馆馆长、“金陵图数字艺术展”负责人艾琳:“你知道这个头顶盘子的人是做什么的?他就是那个时候送外卖的”“你看这个太平车,为什么头尾都有一头牛?是为了在下坡时让车有一定阻力”“因为宋朝掌握了制冰和运输冰的技术,所以画中水果摊里面很可能是有荔枝卖的”……千年前的智慧、活色生香的市井气息,让团队里的年轻人直呼“太酷炫了”,原来宋朝的生活可以这么潮!

艾琳和团队由此开始了“头脑风暴”:如何把这幅画背后这么多的故事,这么多的知识点,让更多的人看得到、听得见,弥补对历史想象的偏差。2010年前后,《清明上河图》成功“动”起来,给了全国文博行业一个启示。“我们能不能更进一步,让观众‘进’到画里,观众随画中人走,并且能进行交谈,就像专家给我们讲解一样,把画中南京城有意思的历史文化告诉观众。”

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多博物馆只有单纯会“动”的数字展陈、部分的板块交互,非具象的沉浸式呈现。艾琳和团队开始了不断地自我突破,从挖掘知识点获得专家的学术支持,到深化动画剧情;从寻找合适的技术载体,到反复地实验动线、嵌套模型及沉浸式配音……“我们有时候开玩笑说,我们一群文科生,从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然还要懂写代码。”回想创作“金陵图数字艺术展”的过程,艾琳很庆幸,博物馆团队里面都是敢想、敢突破、肯学习的年轻人,而合作的动画、智能中台、配音等不计其数的技术团队,也愿意跟随这个创新点子,一道加入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行列中。

2021年底,这幅由近400名工作人员,历时两年打造的“金陵图数字艺术展”正式亮相。在展馆入口处戴上智能手环,观众即可通过手机选择角色,而这个角色会代表观众“走进”画中,并跟随观众在展厅内的行动方位,一起在画中行走。路上,他会遇到20多个画中的南京人前来打招呼,向他介绍金陵的地标、历史和生活方式等。根据不同的路线,他还会遇到不一样的神秘角色,获取到礼仪、民俗、美食等方面的“冷”知识,其间他还可以获得金陵币作为奖励,可用作燃放烟花等多种交互玩法——自展出以来,不仅是南京本地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外地游客、老人和孩子纷纷前来打卡。“我们采用了室内高精度定位系统(UWB),可以实现观众的‘入画跟随’,结合Unity引擎与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管理系统,观众可以零延迟地体验到精确到个位数厘米级的精准定位,更容易激发观众的好奇心。”艾琳说。

研发“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之初,来自社会、历史、礼仪、民俗、建筑等几乎全学科的专家为团队“解密”这张画,将大家带入了一个充满智慧和精致美学的“新世界”,这让艾琳深切体会到,作为新时代的文博人,他们的使命已经不再局限于早期的保护文物,而是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让观众尽可能充分地“触摸”分享到传统文化的无限宝藏。

“我们的文化深度是足够的,现在各方面的技术也是足够的,我们面对的是如何将技术串联起来,尽可能带给观众一种新鲜的观展体验,为观众提供一个理解古人美学观念、哲学智慧,并与今天的生活相勾连的载体。”艾琳说,“金陵图数字艺术展”之所以能够被成功研发并受到欢迎,也是因为博物馆想要把这幅画的故事分享给更多人的初心。“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叙事方式,把有趣的文化摆在观众面前,让他们带着好奇心,很容易就能理解什么是道法自然、什么是托物言志。”

“金陵图数字艺术展”出圈后,也吸引了不少外地乃至国外的博物馆前来与团队探讨合作。“我们目前计划把展陈内容翻译成多种外语,但不是直接翻译,要通过类比和归纳,让外国观众在他们的文化系统里更容易理解我们的历史。”艾琳提到,原有的展览正在考虑进行更新迭代,届时内容将更加丰富、体验的玩法将更沉浸更多元。

南博文物医生,让文物重新“复活”

“这块玉器透光性很好,经过我们的修补,尽量保持它干净清澈的特性。”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的周璐将一块梯形玉器对着阳光晃动,光线下,美玉更显晶莹剔透。

其实这块玉器刚送来时是60多块碎片,正是经过 “文物医生”的匠心妙手,这件珍贵的玉器才重新焕发光彩。

近日,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15件玉器经南京博物院修复完成。记者在南博文保楼看到,这批玉器在器型上绝大多数为中央有穿孔、扁圆形的玉璧。经修复,玉璧外表温润光洁、沁色自然,雕刻纹路清晰。只有靠近仔细看,才会发现玉器上有隐约的裂纹。

周璐本硕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专业方向是陶瓷保护修复与研究。毕业分到南博后,从事的工作也包括玉器修复。她说,每修复好一件破损的文物,就像救治好了一个“病人”,特别有成就感。

文物修复师,需要具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他们遵守的一个宗旨是,文物修复需确保文物本体安全,不能为了追求美观影响文物真实价值的展示。那么如何才能达到“无痕修复”的效果呢?

“这些玉器刚送来时是一堆碎片,首先需要进行前期分析和清洗。清洗分为初步清洗和深层次清洗,初步清洗只能把表面的一些污染物清洗干净,深层次清洗需要用超声波清洁,或者用软刀片刮,或利用一些专门定制的溶剂通过化学反应清洗,所有清洗方法的前提是对玉器没有伤害。”周璐说。

接下来,文物医生需要将碎片分组,根据玉器的材质、弧形、颜色等,花大量时间去判断、甄别哪些碎片是同一件玉器,然后进行拼接。周璐告诉记者:“一堆大大小小的碎片,最小的只有小拇指的指甲盖这么点大,除了专业知识和耐心,有时还需要修复师有足够的想象力。”

南京博物院文保所的另一位文物医生余子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毕业,刚到南京博物院两年多。他指着一个玉器圆环对记者说:“一件玉器的内环和外环可能都有残缺,我们在拼接前要先估计它对应的大小规格,然后找到一个类似这样的圈管夹,把玉器的外壁先固定,再计算出玉器的内径,专门订制一个木楔那样的工具。内外都卡住以后,把一块块碎片慢慢填进去,不断进行调整,直到完全成一个玉器的形状,再仔细粘接。整体上,这是一个非常细致的活儿。”

不少拼成的玉器并不完整,会有各种残缺,还需要找相似的材料填补。“这是环氧树脂混合着玉粉调配而成的。”余子骅拈起一块“玉片”给记者看,初看和正在修复的玉器相同,其实是仿制品。“如果玉器有缺损,我们就用这样的材料补上,如何达到浑然一体,需要修复师不断尝试和对材料、色泽的精准把握。”

填补后还需打磨。周璐告诉记者:“粘接后的玉器表面可能不平,为尽可能地不损伤文物本体,需要用特殊的工具,小幅度地反复打磨。”等“外形”统一之后,还需“随色”。“这是玉器修复的最后一步,就是用色泽接近的颜料尽可能小范围地涂覆粘接缝隙,使它与周边原物的衔接更加和谐。”余子骅说。

一次“随色”的过程让余子骅终身难忘。他说:“那批玉基本是微透明的,在光下尤其明显。而传统的矿物颜料或丙烯颜料,虽然颜色接近,但在光下透光度较低。我大概花了几个月时间研究色漆与稀释剂的配比,能在颜色接近的同时也能保证一定的透光度,最后效果基本满意。”

“文物修复是技艺的传承,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南京博物院文保所副所长田建花告诉记者,南博文保部有10多位文物修复师,越来越年轻化。一些刚入门者可能会追求“完美无瑕”和“遮丑”,其实文物保护与修复的原则是“修旧如旧”,背后承载的是对历史、文化的把握。

标签:缂丝;玉器;修复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