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发布会,通报项目相关进展,其中位于江苏常州天宁区的寺墩遗址,展示了自崧泽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进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视角。
寺墩遗址以一椭圆形土墩为中心,周围分布十余处小型台地,外围有双重水系环绕,总面积约为150万平方米。
目前,寺墩遗址崧泽文化遗存分布于墩北和墩东台地,已发现墓葬区、干栏式建筑、水井等遗存。其中墓葬共40座,分布于墩北台地北部与西部,北部墓葬等级较高,随葬器物多在30件左右,出土璜等玉器。干栏式建筑位于墩北台地东缘,东西长近30米,南北宽约10米,由立柱、横木、植物茎秆铺面组合而成。水井位于墩东台地,井内出土6件漆彩陶壶,以红、黄、黑三彩绘制的编织纹卷尾鸟形象陶壶最为精美。
良渚文化时期,寺墩遗址已形成以圆形土墩、周围台地和双重水系环绕的聚落形态。
土墩底部由青灰色“草包泥”堆筑而成,北坡发现一处石砌遗迹,可能做排水或护坡之用,墩顶发现多条红烧土基槽,表明曾有大型建筑;墩体北侧发现多处良渚文化建筑基址及灶、水井等生活遗迹。
墩东台地位于内圈水系外侧,面积约5000平方米,分布有两处良渚文化贵族墓地,曾出土大量玉器,在台地南界的G17中,出土有“日月山”等刻符的大口缸残片,是长江下游良渚文化与海岱地区存在密切文化联系的证据。
寺墩遗址自崧泽文化晚期向良渚文化时期的文化形态和聚落布局的变迁,生动反映了太湖地区史前社会复杂化的形成、发展,并最终迈向早期国家形态的过程。为讨论长江下游区域文明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近日,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建设工作推进已有初步设计方案,根据初步方案,寺墩遗址考古工作站占地1.4万平方米,建筑规模约3500平方米,局部两层,主要有展览区、研究区、休闲区等功能区域,具体包括遗址核心展示区、湿地展示区、农业体验区。初步方案将建设寺墩遗址博物馆、国家遗址公园等远期目标一并考虑在内,对土地性质、环境现状、交通条件等要素进行了评估。
如何近距离观察寺墩遗址,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不妨去参加考古研学营。今年暑期,多组研学营走进天宁区郑陆镇寺墩遗址,大家拿起洛阳铲、刮刀、小毛刷变身“考古学家”,近距离体验考古乐趣。在南京博物院寺墩考古工作站临时库房内,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文物的保护、修复、整理过程,库房内的陈列架上摆满了各类修复过后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