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3月1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 也是俗称“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同样在这一天民间各地还有各种各样的民俗,比如,这一天不少人会选择去理发,寓意着从“头”开始、鸿运当头,期待以一个崭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好光景。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民俗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2023年可谓是“文旅之年”,同样也称得上是“民俗之年”,各种各样的民俗借助互联网,特别是短视频火遍全国,像潮汕英歌舞、河南打铁花、福州长乐游神等无不让人看得津津有味。今年春节期间,潮汕英歌舞表演甚至火爆英国伦敦街头,让数十万金发碧眼的老外看得如痴如醉,尽情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而最近火爆的莆田三岁小孩程宝,因表演当地民俗莆田打锣鼓,以其技艺精湛充满童趣,成了短视频圈的“小红人”,顺带着带火了莆田打锣鼓。
那么,这股强劲的民俗热,又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研究馆员、民俗专家罗戎平表示,民俗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符合群众愿望,是群众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情感表达方式。
对于当下的民俗热现象,罗戎平认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和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源。民俗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性和魅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人们通过参与和欣赏民俗活动,不仅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够增强文化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其次,民俗热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各种民俗活动的举办,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各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同时,民俗热也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传统技艺和文化知识。
作为非遗大省,江苏拥有丰富灿烂的非遗资源,现有非遗资源项目2.9万个,其中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1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162个,省级非遗项目1166个,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这些非遗项目中,很多就是属于民俗活动,像苏州的轧神仙庙会、圣堂庙会以及金村庙会都列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对于包括民俗在内的各种非遗项目,江苏也在不断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使得非遗展示的场景和渠道不断拓展,大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非遗保护的浓厚氛围,着力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文旅产业、创意传播相融相生。
尽管如此,罗戎平也坦陈,民俗热背后也存在一些隐忧,主要是传统民俗技艺面临失传的风险。很多民俗表演习练辛苦、收入微薄,民间自发学习传承这些民俗表演的年轻人不多,所以他也希望社会各界对此能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贺晓亮 颜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