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馆长说 |中国海盐博物馆馆长朱海燕:在活化“盐”资源中增强文化自信
2024-03-22 14:25: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自西汉时期起,盐城便因盐而兴。中国海盐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座由国务院批准全面反映中国海盐文明的专题博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对博物馆事业的关心,让我们每个文博人倍感激动,倍感振奋,同时也让我们感觉肩上的责任更加沉甸甸了。当下,更多的人愿意走进博物馆,对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要用多元的展陈方式和丰富的社教活动来满足公众需求。”中国海盐博物馆(盐城市博物馆)馆长朱海燕告诉记者,该馆活化利用好特色“盐”文物资源,创建“盐博士”“小盐粒”两大志愿服务品牌,推动构建优质的、共享的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体系。

青少年是博物馆的参观主体。在吸引青少年方面,该馆积极做到有“看头”、有“玩头”、有“盼头”,已经做到月月有计划、周周有活动,寒暑假活动天天有。每个节假日到博物馆来已成为一部分盐城市民的首选。

中盐博的教育活动可圈可点。朱海燕介绍说,开发的海盐文化、盐城历史以及传统文化课程已常态化在各大中小学和高校开展,并形成每学期12节的课程体系,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场所”。另一方面,为了让博物馆资源下放到村镇,还开展“博物知旅 与爱同行——关爱乡村儿童”等主题教育项目,辐射至城市周边社区、村镇学校、农家书屋,让村镇孩子能近距离接触海盐文化、传统文化和地方历史文化。

除了主抓青少年群体,也力争让不同年纪的人有不同玩法。既有针对幼儿的“神秘的大海 奇妙的盐晶”“盐的皂话”等少儿互动游戏和手工制作,也有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如“海盐里的科学课”等对标课本教育项目,还有针对老年群体的“盐与健康”“如何科学用盐”等内容。

“对标近两年来优秀社会教育案例,半数以上的教育活动都有植入数字技术,如远程网络教育课程、AR、VR技术等,我们目前数字技术的应用不足。”朱海燕坦言,这也是她一直在探索的课题。目前该馆的体验类社会教育课程一次性只能满足40人以下,讲座类的课程最多同时满足200人以内,面对春、秋研学高峰,很难完全满足每个学校的课程需求。

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的收藏和展示场所,更是进行历史文化教育和艺术交流的平台。她表示,下一步,将突破自身资源局限,增强不同类别博物馆之间的相互合作,组成教育联盟或矩阵。采用数字化教育,如大数据教育体系、互联网+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人工智能与智慧教育体系等,逐渐改善目前博物馆教育中存在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数字教育手段不足等问题,真正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梅源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