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馆长说|宜兴市博物馆郝殿峰:让“小”馆也有“大”看头
2024-06-11 09:31: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宜兴市博物馆郝殿峰认为,这是对博物馆事业的整体要求也是总题目。

近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系列活动上公布了13家新晋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并颁牌,宜兴市博物馆名列其中。作为县级市博物馆,如何让“小”馆有“大”看头?深入研究地方历史文化和挖掘藏品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讲好地域文明的故事,无疑是区县级中小博物馆的突围之路。

让博物馆更有看头——生动讲解 体验多样


讲解员是架起公众和博物馆之间的桥梁。通过培养打造一批“大咖级”讲解员,深入挖掘地方文物、文化、历史。宜兴市博物馆通过“青年人才培养计划 ”请专家、练内功、提形象;通过线上“策展人说”栏目,引领国风潮、促宣传、增流量;打破行业壁垒,如与“大咖说讲师团”、文博类主播合作,融资源、同提升、共发展。

让人们爱上博物馆——美育宜博 双向奔赴

如何让大家爱上博物馆?宜博一直立足多样化的展陈方式,不断进行博物馆美育的探索与实践。她认为,一是要紧扣主题工作。策划高品位高品质的展览、活动,如近期拟推出的“殆是前缘——苏东坡真迹《阳羡帖》宜兴特展”系列活动,将通过“吾来阳羡”“买田阳羡”“心安阳羡”三个篇章,全面阐释东坡与阳羡的情缘,打造宜兴东坡文化IP;二是要引进来。通过暖心服务、潮流打卡、自媒体流量、文化产品不断更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美育资源,和学校、社会各届继续深度合作,为公众打造既高雅又有趣的博物馆美育大课堂。

让“人文经济学 ”在博物馆实践——展陈更新 选择更多

宜兴近代名人辈出,是院士之乡、书画之乡,开馆 8 年,围绕人文经济学这样一个课题,“近代名人馆 ”目前已开始逐步提升。目的是让展陈的内容、名人的介绍可以更加丰富更加立体,利用数字化的展陈手段、互动式的体验,让博物馆这个城市名片、城市会客厅成为充分发挥人文经济的重要一环。

让古老的文物成为人们生活的密友,这就是博物馆文创的魅力。陶都 IP 如何变现,城市限定文创、研学都将是一个好的方式。让来宜兴的游客有所消费、有所纪念,让游客们深度研学,暑假期间将举办“在阳羡寻找东坡·遇见更好的自己”主题研学活动。

让博物馆建设的更完善更有体系——征集保护 双“馆”齐下

博物馆的核心就是文物保护和研究,目前宜博登记在册的藏品共有3万多件,其中珍贵文物153件,藏品序列体系完整、主旨明确、器类丰富,全面展现了宜兴历史厚重、人杰地灵、崇文厚德的地方特色。作为一个年轻的博物馆,在藏品征集和研究上,宜博可谓任重而道远,要实现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后将在精品文物征集、文物修复保护、保管研究上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更加专业。

她认为,创新线上服务是大势所趋。目前推出的数字博物馆,是“江苏社保文旅一卡通”重要的试点阵地,是文博领域探索“人文经济学”的创新实践,构建了“1+10+N ”智慧化应用体系,即1个总生态平台,10个固定应用模块,N个无限扩展的特色功能,双向打通宜兴全域旅游总入口、宜兴非遗之家一站式平台,为观众提供便捷的参观服务。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小”馆也有“大”看头。小而美、小而趣、小而优的区县博物馆,只要扎扎实实、精耕细作,一样可以吸引观众,为城市现代化发展融入人文底色。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梅源

标签:
责编:梅源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