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新江苏讯 家国情怀,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深厚的精神底色,也是中国当代美术最应承扬的精神品质。近日,江苏省美术馆携手八位专家学者,共同打造的典藏活化系列融合微纪录片《沐光而行——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中的家国情怀》顺利收官。
八位追光者围绕江苏省美术馆藏现当代大家黄宾虹、亚明、魏紫熙、涂克、苏天赐、肖峰、力群、吴俊发、古元、杨涵、李剑晨等的国画、油画、版画和水彩画等作品,邀请八位重磅专家学者,展开对谈,并寻访大师们的艺术印记,以“内容+技术+灵感+美学”为导向,用制作考究的视频、动画、演绎、旁白以及人物叙述等立体化呈现方式,将历史挖掘、时代回响、守正创新有机结合,回溯创作者及作品中人物的跌宕人生,追寻“家国情怀”何以成为他们自觉的创作主题和抒发个人艺术情感的精神家园的思想之光,感悟作品背后的中国精神、中国审美和中国价值观,活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听内容制作的新路径。
第一集以“不朽的丰碑”为主题,从李剑晨水彩画作品《建设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切入,呈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场景,充分体现李剑晨用反映新中国建设、人民新生活的作品传播艺术的时代精神。
第二集以“浑厚华滋我民族”为主题,由江苏省美术馆藏《月照明缸》《夜山图》切入,以具体时空为脉络,将黄宾虹的人生经历与其在学术、艺术的成长、发展、成就等方面进行有机地结合,凸显他坚持从民族精神的高度观照中国画的爱国主义情怀,描叙他如何将传统理法、自然大化与自己的心智与激情熔为一炉的重要节点,重现中国画蕴含的民族性格,如何在黄宾虹这里被坚守、被再开新生面的高光时刻。
第三集以“峥嵘岁月”为主题,从肖峰《饮马扬子江》切入,展现肖峰独特的革命浪漫主义的历史画表现特色,随着他的视角追忆其少年时代革命峥嵘岁月,颂扬我们党卓越的革命斗争功绩。
第四集以“中国的脊梁”为主题,从力群&吴俊发《鲁迅像》切入,还原鲁迅曾生活、工作过的历史现场,并聚焦至鲁迅在自己的文字中曾多次提到的“脊梁”一词,传递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于革命者的崇高敬意。
第五集以“铁人精神”为主题,从亚明先生《争分夺秒》切入,表现的是夜间从事工业生产建设的一个瞬间,画作上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垂直线,间或点点灯火,形成了画面独特的节奏感与视觉冲击力,充分表现了“争分夺秒”的这一主题。
第六集以“绵绵军民情”为主题,由投笔从戎的油画家涂克的《龙坪》切入,融入其作为新四军中的艺术家,以及1949年随陈毅部队进入上海受命创办“上海美术工厂”任创作组长,创立“亚热带画派”等经历,佐证其创作龙胜龙坪红军楼的深厚的情感,讲述“百年红军楼,绵绵军民情”的红色故事。
第七集以“科技报国”为主题,由馆藏苏天赐油画作品《满天繁星——天文学家张钰哲》切入,从画家的笔触延展开,追寻张钰哲心底熠熠生辉的科学之光——开启仰望星空的爱国之路,日机轰炸下的悲壮凯歌,让中国天文事业响彻寰宇。
第八集以“卫国戍边”为主题,从一幅水印套色木刻版画《海边巡逻》说起,青蓝的色调凸显了朦胧月色下的静谧之感,与战士们不畏艰辛、认真巡逻的状态形成呼应,动与静的对比营造了丰富的节奏感和律动感,让作品更加富于表达。在刀法语言组织上,无论是海面、山石、人物的塑造,杨涵都能准确使用,或粗犷,或精细,或柔和,渲染出极强的现实感和代入感。
对广大边海防战士而言,巡逻和瞭望是最基本的执勤模式,在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魏紫熙的笔下,同样的姿态被把握得恰如其分。这便是典藏于江苏美术馆的另一幅精品之作《夜巡》。《夜巡》这幅作品,是魏老在1973年创作的,描绘了解放军身披月华在海边巡逻的场景。整体画面构图雄奇,色彩清丽,用祖国无限壮丽的海疆,反衬出了在悬崖上夜巡的士兵们,英姿勃发,目光灼灼,坚强不屈,刻画了当时的军人海边驻防状态,守卫在海岛,脚下是祖国的土地,人景并茂,意境深远悠长,凸显出用赤诚诠释的忠肝义胆、军人本色。
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火热的生产建设时光,从诗意盎然的自然景致到生动传神的人民容颜,从触摸土地温度的劳动进行曲到璀璨星空的不懈探索,《沐光而行——江苏省美术馆典藏精品中的家国情怀》系列微纪录片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次视觉和心灵的盛宴,也为当代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思考。下一步,江苏省美术馆将进一步在创新美术馆高质量收藏、高水平利用、高品质服务上下功夫,切实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述书画蕴含的文化意义,真正让藏品活起来,走进寻常生活,发现时代价值,弘扬民族精神。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李苏珺 通讯员李丹 李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