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即将启幕 近千场活动共话博物馆未来
2025-05-07 20:4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苏珺  
1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在快速变迁的时代浪潮中,博物馆如何既守护历史根脉,又拥抱未来?5月7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将于5月13日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举办,届时全省将围绕“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主题,推出近千场省市联动、线上线下融合的特色活动,为百姓奉上一场场触手可及、有滋有味的文化盛宴。

创新机制 激活博物馆新生态

作为中国近代博物馆事业的发祥地,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362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9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2024年,江苏通过《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推动更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实现了“创新一项机制,激活一个领域”的良好效应。今年“五一”期间,75家博物馆延时开放,全省博物馆接待观众531.7万人次,同比增长31.5%,文创收入突破2104.5万元。

以南京博物院、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头部馆为引领的“数见苏韵·家门口看大展”环省行活动成效显著。活动通过“数字展+珍贵文物+文创艺术”形式,将优质文化资源送至基层。截至目前,“家门口看大展”活动已举办10站,累计接待观众超150万人次,日均接待观众1.2万人次,文创产品销售收入超千万。

深耕内涵 构建文化传承新体系

近年来,江苏博物馆持续深耕文化内涵。过去一年,共举办陈列展览近2500个,其中“无尽藏——苏轼的书画艺术精神”“旷世城垣——南京城墙历史文化陈列”等4个原创性主题展览入围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项目,“大爱无疆——无锡慈善事业展”等5个展览入选2024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同时,“博物知旅”主题活动连续四年聚焦青少年群体,推出乐享博览、体验博学等系列活动,入选全国文化遗产旅游十佳案例。

国际博物馆日期间,全省将推出“吴地聚珍”“金色海昏”“礼制·时尚”“淮左名州”等主题展览171个,“爱无界·博感知”“萌兽天团” “汉潮觉醒”“夜探广陵”等教育研学活动409项,“謇言謇行”“博古通今•智启未来”“运河文化下乡村”等博物馆“六进”活动107场,“南都繁会文创市集”“盐城盐·午后海风”“顺山集文创设计大赛”等文创活动79个。主会场更以“夜游运博·千年流光”为核心,融合非遗演出、运河主题社教活动,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与此同时,突出青年群体与博物馆的“双向奔赴”,举办“青年学术分享会”探讨青年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的青年如何与时代共振。

数字赋能 让千年文物“活”在当下

当下,江苏博物馆正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创新展览展示方式,打造“无边界博物馆”。推出《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运河上的舟楫》《长江春色图》等数字展,南京博物院“物华天宝数字文物魔方”、苏州丝绸博物馆“丝绸纹样数据采集与应用”等一批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入选全国示范案例。“云上博物——江苏省数字博物馆”,运用VR、XR等数字技术创新展示全省文物资源,推动文化遗产赋彩百姓美好生活,更好地展现江苏文物之美,讲好江苏地域文明历史。

裸眼3D、AR互动、AI数字人物等技术在展览中的应用,让观众可以零距离“触摸”文物。据介绍,在主会场活动中,南京博物院与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展示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项目,展现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通过“博物馆数智化成果分享会”,分享在数智化建设中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

会上还发布了江苏省2024年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每23.6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拥有博物馆数最多的为无锡市,每11.7万人口拥有1座博物馆。全省博物馆共有藏品1580058件/套,年度陈列展览总数2397个,接待观众约1.4亿人次,举办社会教育活动33955场。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李苏珺 摄影 余萍

标签:
责编:钱楚楚,张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