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江苏大剧院开幕运营八周年 文艺地标升腾起城市生活烟火气
2025-08-05 10:09  来源:新华日报    
1

2025年3月21日,江苏大剧院原创舞蹈剧场《春之祭》首演谢幕

2025年7月29日,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主演化身咖啡店长

2024年10月25日,话剧《温暖的味道》

2025年4月17日,法语话剧《樱桃园》主演见面会

2024年11月15日,图冈·索契耶夫、张昊辰与慕尼黑爱乐乐团音乐会

2025年6月20日,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台北站谢幕

高粱、酒气、火焰交织成如梦似幻的秘境,在“大胆地往前走”的激昂歌声中,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于舞台之上再度绽放。历时三年,巡演35座城市后,这部作品于8月再回“老东家”的舞台,以两场酣畅淋漓的演出擂响江苏大剧院开幕运营八周年的恢弘序幕。

演出前,主演们也走进南京街头人气咖啡店,化身为“文化调饮师”,以咖啡为媒,文艺为引,为市民奉上散发着艺术醇香的“红高粱特调”。畅饮一杯“佳酿”后,将象征“万物生长”的种子纪念票尽数收藏、种在窗前,这份承载着掌声、感动、温暖的记忆也将开花结果……

好戏不断,八方来客共襄盛典

让周年的仪式感化为岁岁年年的期许,让来客成为常回家的亲人——如何让市民观众在剧场穹顶之下,持续收获情感共鸣,成为江苏大剧院开幕运营以来始终孜孜以求的课题。

8年来,剧院始终坚持打造管理运营高地,累计带来超4700场演出活动、500余场会务保障,吸引观众逾480万人次,以不竭热情和掌声赋予剧院长久的生命力。

每年“春、夏、秋”演出季和“江南之声”音乐节、马林斯基剧院艺术节以及“名家名团”系列、“世界舞蹈剧场”“戏聚江南”等品牌不断深入人心,各类演出单元在四季更迭中愈加绚烂。自2017年8月5日,祖宾·梅塔与以色列爱乐乐团音乐会作为开幕演出点亮江苏大剧院以来,剧院汇聚了国内外诸多顶尖艺术家和重量级艺术团体。安娜·奈瑞贝科、捷杰耶夫、梵志登、郎朗、于佩尔等各界艺术家,维也纳爱乐乐团、慕尼黑爱乐乐团、纽约爱乐乐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国家大剧院、国家京剧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中国交响乐团、中国儿童艺术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央芭蕾舞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煤矿文工团、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江苏省演艺集团、南京市演艺集团等优秀院团于江苏大剧院登台。

经典目不暇接,新作纷至沓来,中国煤矿文工团话剧《温暖的味道》、黎星执导舞剧《牡丹亭》、浙江小百花越剧团越剧《我的大观园》、伦敦西区原版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一批近年新创作品也选择江苏大剧院作为首轮巡演的重要站点,观众们得以洞见舞台的前沿表达。八载光阴,“名家名作名团”联袂登场,“歌乐舞剧戏”艺术门类百花齐放,共同筑起一座充满创造力的文化高地。

步履不停,原创版图持续扩大

就在昨日,刚刚抵港的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组,甫一踏进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便立即投入紧锣密鼓的装台、排练工作。随后,民族舞剧《红楼梦》将先后在香港、澳门、广州多地上演,向大湾区的观众朋友们呈上中华文化的古今交融之美。

“很难得一见的状况,现场都是年轻人,拍照、打卡、排队集章处盖章……这景况怎似偶像演唱会呢。”中国台湾媒体《联合报》如是报道民族舞剧《红楼梦》台北演出现场盛况。今年6月“红楼”首登宝岛,4场演出约6000名观众走进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反响热烈。进剧场“入梦”受到热捧,不少年轻观众走出剧场称赞演出精美之余,也期待“这样高水准的剧作能多来演出”。去年9月“红楼”首度出海,绽放狮城,更向世界展示了东方美学独有的韵味与魅力。

民族舞剧《红楼梦》的成熟运营只是江苏大剧院艺术生产的一个缩影,在坚持高水平、高水准、大体量的演出经营同时,剧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诸多文艺产品,原创版图也随着次次打磨、场场演出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舞蹈剧场《春之祭》成功完成了从试演到首演,再迈向全国巡演的跨越;江苏援伊前方指挥部重点支持的文化润疆项目歌舞剧《天山问渠》,于新春之际在南京献上了公益文化大餐;江苏大剧院童声、爱乐合唱团演绎《花开的声音》,把音符交织成白衣天使的动人故事;话剧《朝天宫下》《红高粱家族》相继复排,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个重要时空背景下上演,为民族不屈历史带来炽热呼吸……不难发现,江苏大剧院原创的每一次“律动”,都与时代脉搏同频,也始终与观众的心跳紧密联结。

高雅之余,烟火人间亦在上演

剧院除了看演出,还能做些什么?在刚刚过去的周末,“苏超”第八轮开踢,江苏大剧院中庭广场人声鼎沸,呐喊声、欢呼声交织成曲。在此之前,恐怕没有人想过在剧院解锁看露天电影、球赛直播、享用美食的体验。7月初,江苏大剧院还加码推出“进球就送票”等多重福利,拿出自营演出联动赛事宠粉。打破传统的边界,构建多元的剧院会客厅,当生活因这片文艺集散地而充实,市民们都不禁感叹“剧院原来还能这样玩儿”。

江苏大剧院不断拓展空间利用,专业力更强,烟火气更足,人情味更重了。江苏省党代会、江苏省两会、江苏发展大会等大型会议和活动保障有力,不断擦亮江苏大会堂“金字招牌”;以往只能在专业展览场馆展出的设计大展,被搬进剧院共享大厅向大众开放,受到市民欢迎;北侧美术馆内,剧院推出首个宠物友好型展览,携宠逛展成为可能;水滴艺术中心焕新升级后,芭蕾、音乐剧等艺术美育课程丰富了艺术生态,大师班、演前导赏系列普及活动拉近了观众与艺术家的距离……

为服务更多群体,剧院在学生票基础上新增“长者票”,推动购票便利快捷。“8年了,江苏大剧院我很熟悉。”一头白发的朱爷爷已经是剧院的老面孔了,多年来他穿梭于剧场观看演出,“我对这里有感情,现在各年龄层观众都爱大剧院,我很欣慰!”让更多市民走进剧院,同样离不开人文关怀的温度,江苏大剧院主动走近社区大众,定期邀约观众座谈,广泛听取票务建议、会员服务等各类会员心声,致力于打造一个可亲可近的艺术空间。

“在江苏省文投集团的带领下,在文旅体商发展潮流的影响下,我们要不断创新剧院运营的方式,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城市、连接市民,努力让剧院成为每一位市民和观众乐于亲近、享受其中、收获幸福的地方。”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说。(新华日报记者 董芳铭  江苏大剧院供图)

标签:
责编:钱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