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由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主办,江苏省文物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古物古迹办事处、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文化遗产厅协办,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南通博物苑具体执行的“第七届港澳中学生文化遗产暑期课堂”正式开营,来自香港、澳门特区及江苏的50余名青少年共同参与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上,南通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智致欢迎辞,热情洋溢地向港澳学生介绍了南通的历史文化并发出“江海有情 南通有请”文旅之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文物保育专员梁子琪、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发来视频致辞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心灵的洗礼,期待青少年们在实践中感悟文化精髓,激发爱国情怀,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开营仪式特设快板书《张謇办厂》表演环节和“博物知旅”活动推介环节。南通博物苑青年志愿者孙啸通过快板书《张謇办厂》以生动的文艺形式,为港澳学生演绎了南通先贤、清末状元张謇先生实业救国的传奇历程。张謇先生不仅开创了“中国近代第一城”,更以实业兴邦、造福桑梓的壮举,成为跨越时代的楷模。


交汇点新闻推介官吴颖现场介绍了“博物知旅”活动近三年的发展历程与成果,并诚挚邀请港澳中学生借此次研学之机,踊跃参与“我的博物馆足迹——博物知星”征集评选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写作、绘画等多元创作形式,化身文化传承小使者,助力博物馆更好发挥在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创造人民美好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博物馆与社会公众“双向奔赴”。

开营仪式后,港澳青少年学员将开启为期六天的博物知旅,行程覆盖江苏南京、南通、扬州三地。通过非遗技艺实践、传统文化探访、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形式,提升青少年认知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徐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