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无人机变成青绿山水了!"8月12日晚8时,天目湖山水园景区突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记者在现场看到,200米长的竹筏队列正载着星火缓缓驶过墨色湖面,千架焰火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夜空中将《千里江山图》的层峦叠嶂次第点亮。来自上海的摄影爱好者陈先生不断调整三脚架:"这个角度太绝了!竹筏的倒影和空中的光影完全对称,就像穿越进了古画里。"

作为"水韵江苏·美好生活"传播者计划的考察项目,这场"千里江山融合演绎"实景秀彻底颠覆了传统夜游模式。记者跟随天目湖旅游公司品宣中心孙宁穿行在3公里光影长廊时,不断有游客驻足拍照。"我们特意调整了七次灯光调试方案,"孙宁指着远处的投影解释,"要让每束光都能与自然山势完美契合,现在游客走的每一步都是'步步生画'。"

在最佳观演区"湖光山色"平台,记者遇到了专程从杭州自驾来的马女士一家。"无人机表演我们看过不少,但这么有江南韵味的还是第一次。"她牵着女儿的小手兴奋地说,"刚才孩子一直指着天空喊'妈妈这是会飞的清明上河图',这种沉浸感在别的景区真体验不到。"正说着,新一轮表演开始,无人机群变幻出的溧阳茶山景观引发全场欢呼。

湖畔非遗市集同样人气爆棚。在"竹香雪糕"摊位前,95后游客小林正举着文创雪糕自拍:"这个把溧阳白茶和南山竹海元素结合的雪糕太出片了!"记者注意到,市集二十余个摊位均采用可回收竹制展架,与景区生态理念相呼应,吸引众多年轻游客参与互动。
景区运营总监向记者展示了一组数据:仅今年7月,天目湖山水园景区已吸引游客7万人次(包含夜游)。在3800㎡的造浪池边,来自南京的大学生张同学刚结束"湿身蹦迪":"白天玩水晚上看秀,这样的'白+黑'玩法才够尽兴!"

据悉,通过“艺术赋能自然、科技激活文化、IP焕新生态”的战略升维,天目湖创新构建“非遗+科技+体育”深度融合模式,成功打造出兼具沉浸体验与话题传播的高附加值文旅产品,开创了文旅产业跨界赋能的新标杆。这种全方位的情景营造,正推动天目湖向着"长三角夜游经济新地标"的目标加速迈进。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