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南京活起来 周末又可以结伴打卡博物馆了
2020-03-16 08:52:00  来源:南京日报  作者:王婕妤  
1
听新闻

昨天,南京市六朝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许多市民第一时间前来观展。南报融媒体记者 邓建鹰摄

3月15日早上9点不到,位于朝天宫的南京市博物馆门口已有十几位市民有秩序地排上了等候入馆的队伍。昨天是南京市博物总馆所属7家博物馆恢复开放的第一天,或好友相约、或全家出动,爱好文艺的南京人准备充分早早等候进馆,而南京市博物馆、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南京市民俗博物馆、渡江胜利纪念馆、江宁织造博物馆、六朝博物馆7家馆不仅做好了充足的防疫防控措施,馆中展览更丰富了数字讲解与导览。

艳阳高照,一路向暖。南京人的文艺生活在这个周末又回来了!

朋友相约而来抢个“头彩”

“真是迫不及待!”9点一到,70多岁的唐奶奶测量体温、出示苏康码、拿出身份证进行登记,经过严格的进馆流程之后,戴着口罩第一个走进南京市博物馆大门。在唐奶奶的身后,有诸多带着长枪短炮的摄影发烧友,“我们都是赶花季,每年都来,这个时候再不来玉兰花就快没有了。”

南京市博物馆除了各项展览之外,每一年的花季馆内不同时期竞相开放的美景都吸引诸多游客前来赏花游玩。当天,崇圣殿和敬一亭的玉兰树成为这些一大早排队进馆的南京人首选之处。

“我一直关注南京各大博物馆的公众号,昨天在朋友圈以及媒体上得到消息,今天一大早就起床戴上口罩赶过来,出门之前还给自己量了个体温。”今年刚退休的方华在摄影圈小有名气,有不少圈中好友当天与他一同而来,“我们这是第一批抢了头彩的,我刚刚发了朋友圈,估计下午来的人更多,大家早就在等这一天了。”虽然因为天气逐渐变暖,玉兰花已经逐渐凋谢,但方华还是非常满足。

三代人依次打卡博物馆长知识

除了摄影爱好者之外,恢复开放的博物馆迎来更多的则是一家人。“我们自己喜欢来,孩子也喜欢,所以一得到消息正好又是周末就赶来了。”张女士带着母亲和女儿,一家三代人也来到了南京市博物馆,“博物馆我们已经来了很多回了,在年前孩子一直想来看个展,当时没时间,这次来补补课。”张女士告诉记者,南京每家博物馆的互动非常吸引人,“特别是与孩子的互动,所以接下来六朝以及其他博物馆我们都会去一下。”

同样是家庭逛馆的还有逛六朝博物馆的彭展一家:“我们一年带孩子都要来好几次,这个博物馆内容太多了,一次一天半天时间看不完。”因为自己对六朝的历史也颇有研究,彭展一边看展一边给女儿讲解,听得女儿甚是入迷。

而在渡江胜利纪念馆门口,记者看到前十位来馆参观的市民还拿到了纪念馆赠送的书籍,相当开心。

加强防控展厅控制在30人内

市民们陶醉在小文艺中,馆内的工作人员却丝毫都不敢松懈。记者看到无论是在室外拍摄花季美景、还是在馆内沉浸在文物故事中,游客们只要稍微聚集,工作人员就会不厌其烦地上前提示,疏导游客保持1.5米的安全距离。

渡江胜利纪念馆中使用了红外线测温仪,而其他馆也配备了大量的工作人员。“今天开馆,我们100多人全员在岗,设立两道登记门岗,除了消杀和落实防疫物资保障,游客必须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进馆。”南京市博物馆馆长黄晨告诉记者,博物馆展厅也严格科学控制人数:“我们临展厅是个有关斯洛文尼亚的欧洲十字路口上印记的展览,非常好。展厅1400平方米面积,考虑到大家安全,这个展厅限流100人,我们有实时数据,到了100的数据,劝导员会让大家稍微等待一会。还有一些古建筑展厅,面积不超过400平方米,所以人流不超过30人。”

上午十点半的六朝博物馆,登记入馆的人已有近50位。六朝博物馆办公室副主任戴长栋介绍:“我们在入馆口做好了人流控制,因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场馆,博物馆加强了通风,这非常重要,新风系统回风阀关闭,对每个新风系统过滤网进行消毒两条路线。也通过告示牌与劝导员进行导览,引导单向参观路线。”

对博物馆采取的各种措施,现场市民都表示理解与支持:“门口工作人员检查非常仔细,做些登记要求,他们严格一点我们也放心。”

 

标签:博物馆;南京市;展厅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