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日将至,江苏文化遗产保护亮点多多
2020-06-05 11:41:00  来源:精彩江苏  
1
听新闻

6月13日是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近年来,社会公众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大运河的千里清波,随着文化带建设的生动实践,汩汩流入人们心田;非遗的活化利用,让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风尚无缝嫁接。作为蕴藏丰厚的文化和旅游大省,江苏多地勇于创新,“首创”和“独家”不断涌现,写下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淮安:江苏首部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出台

6月1日起,《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今后,有违反《条例》规定行为的单位或个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条例》是江苏第一部专门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清江浦景区 王昊 摄

南船北马,见证千古繁华。2014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淮安段位于中国大运河中段,全长68公里,是中国大运河全线历史最早、延续最久的河段,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淮安遗产区和缓冲区面积超过1万公顷,约占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面积的1/7;淮安段大运河文化遗产有42项列入全国大运河遗产保护和管理总体规划,占总规中沿线35座城市326项遗产总数的1/8。近年来,淮安科学制定大运河保护规划,深入挖掘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大运河淮扬文化的地域特色,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丰硕成果。

漕运总督府遗址

据淮安市文旅局文物处负责人介绍,为了将积累的经验提炼升华,制度化探索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新模式,去年,经淮安市委同意,市人大常委会将《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列入立法计划。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和法工委的关心和指导下,淮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联合开展调研、起草工作,并通过媒体、网络、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对《条例》草案不断完善。2月28日,该《条例》经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3月3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予以批准通过。

盱眙第一山历史文化街区 李杰 摄

《条例》共5章39条,针对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传承、利用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保护范围,理顺了保护职责,规范了规划编制,实行了保护名录管理,并提出保护利用举措,对有关建设活动作出限制,对违规行为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同时,《条例》规定要建立大运河文化遗产综合保护协调机制和责任清单制度,落实政府有关部门的主体责任和工作职责。

淮安非遗 王昊 摄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处处长周玉美介绍,“《条例》积极回应了国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要求,体现了时代性,突出了整体性,强化了协调性,而且保护对象更加广泛,除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外,还包括大运河河道、板闸遗址等其他水工遗存,泗州城遗址、第一山题刻等列入本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成立区级非遗保护中心

近日,常州市金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这是常州首家独立建制区级非遗保护中心,在全省也不多见。据金坛区文旅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区非遗保护中心经费形式为全额拨款,核定事业编制8名。“我们金坛非遗资源丰厚,拥有市级以上非遗项目21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5项,还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的项目金坛刻纸。”

观众正在欣赏金坛刻纸作品

在近年来的非遗保护发展实践中,金坛同样成绩显著,圩村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省级生态保护实验区,金坛剪刻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被评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示范基地。独立建制中心的成立,“将对本区非遗保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体现出强大的助推和引领力量。”

标签: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淮安市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