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滨湖供电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薛超来到万科城市花园7号配电室,仔细检查水位监测装置运行情况,并与物业公司经理一起检查小区防汛设备,进一步优化防汛应急方案。
为防止台风天气和短时强降雨带来的防汛压力,今年以来,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全面梳理无锡市1300余座地下站房现状,并协同市住建部门,对曾经出现过水淹问题的地下配电房进行整改升级。
地下配电房在美观和节省地面空间方面有优势,但其“先天不足”在极端天气下暴露无遗:其安全高度依赖小区地下空间维护水平,一旦严重浸水,自身难保;且被淹后抽水清淤、抢修复电困难重重,严重影响居民用电。“建设早、缺乏防护措施的老旧站房,很难扛住极端天气考验,”滨湖区供电服务中心副主任顾寅说,如果发生设备浸水,后续抢修难度非常大。

物理防护是筑牢地下“生命线”的关键一环。在万科城市花园,无锡供电公司在地下配电室外围新砌了约1米高的水泥墙,入口处加装了60厘米高的挡水板,形成双重“隔水墙”。配电室内还配备了3台水泵、沙袋和吸水膨胀袋。地下室入口处,新增的排水横截沟和拓宽的“驼峰”也增强了挡排水能力。“今年以来,滨湖区几乎所有地下站房都配了临时水泵,并将配电所用电箱‘上墙’,确保在紧急情况下,照明和水泵能正常运行。”滨湖区供电服务中心张煦介绍。
地下空间与配电房是“命运共同体”,一方严重受淹,另一方难以幸免,因此,多方协同至关重要。当前,无锡供电公司各供电服务中心与属地小区物业建立了联络机制,并对地下站房和空间开展三轮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推动物业协助设置梯度水位警戒线,并在恶劣天气下辅助巡视和异常报警。“我们加强与物业公司的联动协作,异常天气时能在第一时间开展风险预警,集中力量为地下空间排水,确保地下电力设施安全。”薛超介绍。“一盘棋”的科学联动被视为无锡地下空间抗涝的“最强软实力”。

今年以来,无锡市住建部门联合无锡供电公司在多个小区地下配电站房开展了防汛演练。“能平能战,是韧性城市应有的内核。”无锡市住建部门人士表示,只有有效复盘、科学响应常态化极端天气,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安全韧性。随着物理“钢盔铁甲”的加固与应急协作网络的织密,无锡正全力为地下“生命线”筑牢防汛堤坝,迎接突发异常天气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