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事业发展的坚强基石。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党委将其作为一项严肃而重大的政治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精心构建“三维灯塔”体系,筑牢思想基座、拓宽教育光束、校准实践焦点,推动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见行见效,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作风新动能。
一、筑牢“思想灯塔”基座:高站位谋划,校准理想信念“定盘星”
学院党委深刻认识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是基础和前提,要坚持以学铸魂,筑牢思想之基,学院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精心擘画、系统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紧责任链条。根据中央、江苏省委和南京医科大学党委的部署要求以及学院关于学习教育的总体安排,印发《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方案》,成立学院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部署学院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细化时间节点、重点任务及工作要求,推动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召开党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动员部署大会、支部大会等,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确保“一盘棋”推进。
(二)把稳政治之舵,拧紧思想发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上级关于作风建设的最新要求作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支部“三会一课”的必修内容。党委书记、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谈体会,引导全院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和深远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校准全院上下坚定理想信念、严守纪律规矩“定盘星”。
(三)亮出纪律戒尺,拉紧行为准条。建立“动员+学习+督查+整改”的闭环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将学习教育成效纳入年度党建考核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的重要内容。由学院纪委和党委组织宣传部牵头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学习任务落实情况、制度执行情况和学习教育成效情况,确保各项要求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二、拓宽“教育灯塔”光束:全方位辐射,点亮学深悟透“探照灯”。
为确保学习教育全覆盖、无死角、有深度,学院党委创新形式载体,拓宽辐射半径,着力让学习教育“活”起来、“实”起来。
(一)分层分类施教,确保精准覆盖。针对领导干部、教师党员、学生党员等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学习“套餐”,开展专题培训、专题党课、警示教育等二十余场次,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暨2025年党务工作者培训班,赴淮安市周恩来纪念馆和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开展实境党性教育,强化“关键少数”的引领作用;组织教师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开展学习研讨,筑牢育人初心;依托党日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毕业生党课等融入廉洁诚信教育,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二)线上线下融合,强化学习品牌。学院打造“理响康达”理论学习品牌,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培训方式,构建“多形式、全覆盖、重实效”的理论学习闭环,党员干部思想根基更加牢固,政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校党委书记为学院党委班子成员、科级及以上干部、全体党支部书记和副书记、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讲授《践行八项规定,永葆优良作风》专题党课,推动校院同频共振作风建设新格局。截至6月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集中学习7次,举办理响康达·大讲堂5期、红医宣讲大赛1场、专题培训8场、党校培训班4期、支部书记上党课33场,覆盖党员干部、师生3000余人次。
(三)正反典型结合,深化教育实效。一方面,依托网站“清风教育”专栏、支部党课等阵地,积极宣传正面典型事迹,打造《“只见公仆不见官”——从一张餐桌上说开来去》等正面典型微党课。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报道先进事迹,学院党委,学工处、团委联合党支部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举办第二届党务工作者素质能力大赛,18位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微党课,推选的外国语学院党支部书记《以真理为火,望育人之道》微党课在南京医科大学党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正面宣传有力促进了“以赛促改”氛围的形成和学习教育的深化;另一方面,依托本地廉政教育基地,组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及学院中层干部等40余人赴江苏省连云港监狱开展党风廉政警示教育。组织师生走进灌云县人民法院开展观摩庭审活动,赴江苏淮盐文化博物馆,学习历史上盐官拒腐防变、勤政为民的故事,多措并举引导党员干部师生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让警示教育真正触及灵魂。
三、扎深“调研灯塔”根系:俯身听民意,锻造知行合一“航标尺”
学习教育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作风转变和推动发展上。学院党委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查摆问题、改进作风、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
(一)建立问题清单,深入查摆剖析。向全体党员发放学习教育问题、“四风”隐性变异问题、集中整治违规吃喝问题等清单,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廉政和意识形态的风险点排查及防控工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政治责任,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
(二)深入基层调研,精准靶向施治。学院召开座谈会6场、发放电子征求意见表13000余份、征求群众意见90次、深入基层调研10次,广泛征求师生员工对学院在厉行节约、文风会风、服务师生、廉洁自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和意见建议。畅通诉求渠道,成立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信访工作办法》,保证“书记信箱”、“院长信箱”、“一站式服务大厅”、院领导接待日等信访渠道畅通,健全闭环管理机制,提升为师生排忧解难实效。针对见习、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难的问题,走访调研附属医院,出台《学院见习实习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办法》,细化联系培养、双重管理、登记鉴定等制度要求,推动见习、实习学生党员组织管理与教育服务有效衔接。
(三)厉行勤俭节约,落实精文减会。贯彻落实学院“过紧日子”的要求,变革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构建“应保必保、有保有压”的预算分配机制,降低行政管理类开支,保证重点项目经费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紧要处。厉行勤俭节约,进一步规范接待审批程序,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一律不予接待,严禁将非公务活动纳入接待范围,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和标准,公务接待经费大幅降低。大力推行“短实新”文风,严控发文数量和质量,较去年同期,行政发文数量压减38.9%。实行会议计划管理和审批制度,能合并的合并,能不开的不开,提倡开短会、讲短话,专题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1.5小时,综合性会议不超过3小时,定期对会议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避免低效、无效执行。
(四)力戒形式主义,回归师生本位。将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能。聚焦2025年核心目标任务,以迎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通过实施“花果山教学论坛”、“凤栖教学午餐会”、“凤栖教学在线课堂”、PBL导师培训班及教学基地青年教师带教能力提升计划等系列举措,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优化课程大纲编制,确保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衔接、高效协同。将节约的资源更多投向教学科研和师生服务,适当增加学部就业工作经费,调动学部促进就业积极性,强化就业数据核查工作,推动就业率实现从单纯“数量达标”向“数量与质量双提升”的转变。
(五)健全长效机制,巩固深化成果。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在学院节约型校园建设方案基础上细化举措,印发《2025年度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计划》,建立巡查机制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合力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取得成效。制定《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用权行为,防止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重大事项,通过制度文件,进一步明确具体举措、扎紧制度笼子,着力构建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真正在康达学院落地生根、化风成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