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讯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应急救护能力,普及急救知识,增强校园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师生的应急救护水平,9月18日至19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2025级新生军训期间组织开展以“守护生命,‘救’在校园”为主题的急救技能培训暨第三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连云港市红十字会专业师资团队进校指导,本次培训人数超过2400人,覆盖2025级全体新生及部分教职工。

作为第二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学院将急救教育作为新生军训的重要内容,系统推进“教—学—考—证”一体化培训模式。本次培训内容包括心肺复苏(CPR)、AED使用、创伤救护(止血、包扎、固定)及常见急症处理等实用技能,分为理论教学、线上考核和实操演练三个环节。

18日上午,学院在风雨操场举办了急救技能培训活动。红十字会的讲师通过真实案例和演示,详细讲解了各项急救技术的操作要点。参训学员在教官和助教的指导下,分组进行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绷带三角巾包扎等实操训练,现场学习氛围浓厚,互动频繁。18日下午及19日全天,学员们需依次参加线上考核和实操考核,全部通过后将获得由连云港市红十字会颁发的培训证书。

学院目前已开展三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累计培训持证人员超6800人,初步形成集“课程、培训、认证、实践”于一体的急救教育机制。学院将进一步扩大培训覆盖面,推动急救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医学院校特色的应急救护教育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注入高校力量。
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记者 顾炎格
通讯员 王蒸 王雪晴 赵禹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