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中国江苏网讯 9月27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师生赴连云港市万达广场和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开展“科学识‘性’,积极养‘心’,关键救‘急’”的“医心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特色,以实际行动服务地区建设、行业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需求。
当日上午,师生化身为“健康导师”,为大家细致讲解心肺复苏术(CPR)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操作技巧、耐心指导各项动作。在由连云港市海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连云港市心理学会联合主办,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承办的“关注心灵成长,共筑青春阳光”心理健康志愿服务中,志愿者们化身为艺术大师,与参与者们共同完成“面具涂鸦、手绘风筝、石膏奇遇记”等绘画创作项目和扭扭棒手作、折纸等手工体验项目。同伴教育志愿者们化身为“防艾大使”,用真实的数据和生动案例,为市民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的意义。


当日下午,师生走进连云港市特殊教育中心举行“医心科普·守护成长”大中小学健康科普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共建签约揭牌仪式,在手语老师的配合下,王美玲老师用图文演示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向听障学生传授心肺复苏术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实用技能,同伴教育志愿者们通过动画短片结合当前青年学生艾滋病流行趋势,帮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活动室内,志愿者通过视觉引导和肢体互动,带领聋哑青少年参与面具绘制、植物书签制作等非言语表达活动。


本次活动由康达学院学生工作处、团委党支部联合公共卫生学部学生党支部、人文与管理学部学生党支部共同开展。“医心科普”专项行动是结合学院专业优势,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标杆作用和服务社会功能的一项重要行动,旨在通过系列科普教育活动,以“走出去”和“请进来”双向驱动方式,努力构建一体化健康科普教育体系。
通讯员 王枫 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