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讯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号召,深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10月28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走进连云港市六一幼儿园(恒大名都分园),开展“医心护明眸,健康拓‘视’界”医心科普专项行动。
活动伊始,临床医学部教师王文萌化身“护眼大使”,“有小朋友知道我手上的图片是我们的什么器官吗?”“平时我们看书、看电视久了,会不会觉得眼睛有点酸酸胀胀的?这其实就是我们的眼睛在‘发脾气’。”通过亲切的互动提问迅速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激发他们对护眼知识的兴趣。随后,王老师借助卡通绘本形象地为孩子们讲解眼睛的结构,引导孩子们初步建立对用眼健康的认知。
“胡萝卜里藏着“护眼小卫士”,它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预防近视”“眼睛看东西久了就会累,这时候我们看看小草、大树这些绿色的东西,让眼睛‘歇一歇’,它就会又有精神啦。”在趣味活动环节,临床、基础医学部学生党支部书记陶嫄手持“盲盒”,邀请孩子们进行互动。盲盒中放置与护眼相关的道具,如毛绒胡萝卜、绿色树叶书签、小台灯模型等,每被摸出一件,陶嫄老师便根据所抽出的道具进行相关科普,孩子们在“摸一摸、猜一猜、学一学”中,不仅体验了游戏的乐趣,更将“多吃护眼食物、保持良好用眼环境、不用脏手揉眼”等知识深深记在心里。陶嫄表示,设计“盲盒互动”环节,就是希望通过触觉体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让抽象的护眼知识变得可感可知,帮助孩子们更轻松地理解和接受。
活动最后,老师及志愿者们带领全体幼儿进行“七步洗手法”的学习并共做眼保健操。志愿者们还为每位孩子颁发“护眼小卫士”勋章。
活动结束后,幼儿园活动负责人陈静静老师表示:“幼儿视力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但适合幼儿的护眼科普资源相对缺乏。学院的活动不仅帮助孩子建立护眼意识,也给我们老师和家长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后续我们会把活动中提到的护眼要点融入日常教学,比如增加户外观察活动、调整教室读写环境,让护眼习惯贯穿孩子的日常生活。”
本次医学科普活动以互动教学的方式用医学知识启蒙童心,既为基层幼儿护眼科普提供资源,也实现高校公益责任与教育成果的落地转化,是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校地协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秉持“服务社会”的宗旨,持续发挥专业优势,面向社会开展大量多元化医学科普活动,从幼儿护眼知识普及到社区健康宣讲,从青少年健康管理指导到老年慢性病预防科普,以专业力量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为构建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注入高校动能。
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记者 顾炎格
通讯员 谷昊泽 吴亚伶 王文萌 陶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