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丨无锡运河上的桥
2021-09-22 16:38:00  来源:学习强国  
1
听新闻

蜿蜒千里的京杭大运河流经无锡,穿城而过。在无锡运河上有两座老桥,形如拱月的是建于清末的清名桥,还有一座三架平梁的矮桥,是建于民国的大公桥。

这座钢筋水泥的大公桥,是在无锡民族工商业勃兴的民国初年,以荣德生、荣宗敬为首的本地士绅,为了方便运河两岸纺织女工上下班而造。荣氏兄弟是当时商界巨子,颇有造福乡梓的情怀,也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千桥会”就是兄弟二人带头发起的。

无锡是名副其实的水乡,纵横交错的水网,既是水运便利,也是百姓出门的阻碍。莫说眼前宽一二十米的运河,就是三两米的小浜,也不是人力所能跨越。有钱人乘船远行,潇洒得意,大多百姓却是划河为牢,可能一辈子都在本乡本浜里讨生活。我出生在郊区,即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城”这两个字对我们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唐人称“君在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其实认真比较起来,古时候的无锡应该比苏州更配得上这两句。解放前的无锡,仅城中就有大小河道22条,密如棋局,素有“一弓一弦九支箭”之称,把无锡城拆分得零零碎碎,家家临河,城外头更是水网如织。如不是这样,阖闾也不会把都城搬到地块相对完整的姑苏去了。

船能通达远处,桥能便利四方。所以在无锡这处处是河的地方,门前有座桥大概比有条船更让普通百姓开心。明朝大学者王艮说过: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能方便百姓日用的,就是老百姓眼里的圣人。荣氏兄弟为家乡铺桥修路,无锡的老百姓就常感怀他们,树碑立传流芳后世。但即便是他们集无锡诸多豪绅之力倡建的“千桥会”,解放前的几十年里,在锡常一带也就造了大大小小92座桥,对于水乡无锡来说,还只是九牛一毛。

无锡的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发展的,这大概也要从脚下的运河说起。1958年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无锡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改天换地。在没有大型机械助力下,仅仅靠手挖肩扛,让大运河在黄埠墩拐了个弯,离开流淌千年的旧道,向南笔直奔惠山东麓而去,又绕过无锡古城,在下甸桥处与老运河相衔接。宽了三四倍的新运河,大型机船往来无碍,自此古运河也摆脱了途经无锡城区的“束腰”之苦,重新焕发青春。据说通航之日,万人空巷,锡城百姓都来争睹自己亲自平地起河的盛况。改革开放之后,运河上大桥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头,仅黄埠墩到下甸桥港区这短短的11公里,就横跨了蓉湖、锡山、梁溪、开源、红星、盛新、金匮、清宁、金城、新扬、华清、永旺十二座大桥,姿态各异,雄峙南北。如果夜间从高楼处俯瞰,十二桥如十二链珠,争相辉映,璀璨夺目。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家还住在蠡园附近,去城里需先到河埒口,然后通过锡山大桥或是梁溪大桥去往市中心,公交近五个小时,很是辛苦。上世纪90年代金匮桥通车,到城里方便了些,只是南门一带交通不便,还是颇费周折,2000年在市里上班,来来去去都要踩上一个半小时单车。2008年开源大桥通车,当时的感觉就像在飞一样,城里距离一下就变短了,还少了许多红绿灯。再往后买了车,想走哪座桥就走哪座桥,进城可以挑挑拣拣。

桥拉近了生活的距离,也留下了岁月的记忆。解放前,梁溪这条入湖的重要水道上也只有寥寥三两座桥。后来,蠡溪、青祁、鸿桥平地而起,又不断变宽变长,扳着指头数数,这条不算太长的河上,竟也有了10座大桥。10座桥宽宽敞敞,经常往来其上,只觉与平常的大马路一般无二,时间久了,还真有些忘了桥下是连绵河水正向湖而行。只有当夜色阑珊,走在河畔花园般的绿廊和小桥上时,才会在抬首回眸间想起这条河、这座桥和这片城留下的回忆。

站在大公桥头,望着运河远去,想她一路过望虞河,经长江,入东海,必会路过更多的桥,路过横亘长江两岸的苏通大桥、上海大桥,甚至是直通嵊泗的东海大桥。无锡的桥与之相比,又会显得微不足道。自古的天堑,今日的通途,若天地有灵、神女无恙,见此定也会叹一声:世界殊!中国的道桥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延伸。港珠澳大桥开通,不仅接天连海,更是上天入地,让人神驰;大连烟台海底隧道呼之欲出,1400公里缩短到170公里,绕道山海关将成为历史。今日的中国不但有擎天白玉柱,更多入海紫金梁,即便在自家门口,也将迎来一条穿越太湖湖底的苏锡常南部高速!圣人之道,无异百姓日用,发展与日用兼而利之,可谓上上。且不待沧海桑田,天堑已变通途,荣家兄弟的“千桥”宏愿,应在今朝!

标签:无锡;清名桥;大公桥
责编:蒋丽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