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阅古今历史书籍,华夏五千年的科举制度已经有1300年的历史。古代文人寒窗苦读数十载,一举高中衣锦还乡。当我学习了历史之后才发现不是每一本历史课本中都能够体现当时人们学习的场景,只有身临其境才能发觉当时古人在科举考试中的不易。
我怀着对科举考试的好奇,来到了夫子庙里,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偏江南风韵的建筑,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和江南贡院,随着我的脚步一探究竟它的风采。其次左右边类似牌坊的三道门,门的脚下竖着写着红色的四个大字 “连中三元”寓意金榜题名。走过这个牌坊,便来到了博物馆的正大门,再往里面走,大门正后方有一方小水池,“水”在古代寓意象征时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通过安检后,我们探究科举历史与故事的旅程,我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去追根溯源了。
下到负四层,便来到了第一展馆,这里主要讲述的是古代科举的历史变化,从隋代开始有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到了唐、宋、元时期发展的空前绝后;再到明朝时禁锢人们的思想观念,只读朱熹的《四书》;再到后来的清朝加入了武举,使得当时的文考大大降低,文武科举正式拉开“对决”。
抬头仰望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高高悬挂在天花板上龙门架,古时候有一词“鱼跃龙门”,当考生们考完所有的科目,就好似鱼跃龙门一样便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官职”,同时也能光宗耀祖。
从第一展馆了解到很多历史故事,如“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汉武帝刘秀求取贤才”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通过现代科技回顾了当时的场景。
从第一展馆出来,我在想这样悠久的科举考试是否和我们现在的高考一样严格呢?取得名次又是怎样的呢?随着对古代科举的进一步了解,我的疑问也越来越多。
进入负三层,我仔细了解后发现当时的科举是写文章,我想写文章就跟现在写作文一样,那岂不是很简单吗?那时古人为了考取公名,那可都是读遍千百本书,那为什么还有那多人落榜,甚至一辈子连乡试也过不了呢?
我回到家里结合馆内的介绍和历史文献,才发现我想的太简单了。当时科举考试为了确保严格性,不让考生将“小抄”带入考场内,各个朝廷也是煞费苦心。考生们要过三层的“安检”才能进入考场,检查人员会要求考生解衣脱鞋,并打开他们带的包袱,确定无误后才会放他们进入考场。考场内环境更加严格,每人一个一平方米多的小格挡,在里面要历经九天的严科考试,在那种环境中能够考上的考生也是非常厉害的,在发榜的时候看见自己的名字在黄榜上,那是多么开心 光耀门楣。
我想,我与金陵的相遇并不是偶然而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生于斯,长于斯,我却从未用一双新奇的双眼去看过金陵城,等我用新奇的双眼去看待它时,又有数不尽的风霜与古韵。
是藏在街头巷口的小吃;是在江南建筑中的古韵;更是独属于南京人的那一份温柔。
“江南佳地丽,金陵帝王州”。这是古人对金陵的印象;“市井皆是温柔,弄堂藏匿浪漫”。这是外地游客对南京的影像;“不需要很好的“文案”南京就是最好的文案”。这是南京人民独属一份的骄傲与自豪。
遇见,不仅是与一座城市的美丽邂逅,她是一种神奇的安排,是一切的开始,在我的印象中,南京是一座充满韵味与故事古都。
金陵的夜是灯火阑珊的、是情愫难抑的,更是不期而遇的美好。漫步于金陵,与这座城市有一个不期而遇的邂逅,领略古都的韵味与风华。
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了地,有了永恒;历史遇见了古城,有了南京。
中华中学初中部 张茵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