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博物馆珍藏有一件镇馆之宝,它就是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盖罐。罐身贴塑兽耳一对,绘有主体纹饰和辅助纹饰12层。与其他同类盖罐相比,它有两个显著的抢眼点。首先,罐身重心被上移,最大径提升至器肩部位,而不是在肩腹交界处,这就为绘制规整写实的六朵莲花和婀娜飘逸的如意叶形缠枝莲纹预设了充裕的空间;其次,在布局上,罐身肩腹部刻意描绘菊、莲和牡丹这三种名花,其间没有搀杂任何其他纹样,这在国内外遗存的元青花罐上可谓独一无二。再一想,无独有偶!宋代理学家周敦颐托物言志的《爱莲说》不也正是咏叹的这三种名花吗?“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莫非当年绘制此罐画面的匠师果真是因为心领《爱莲说》的意蕴而触发了创作灵感,让他将心目中最圣洁髙雅的莲花展现在罐身最引人注目的黄金部位?从而绘就了这帧堪称元青花浓缩版的《爱莲说》解读图!
莲花,自古以来一向为国人所称颂。作为装饰纹样,它出现在陶瓷器上的时间也很早。据目前所知,莲瓣纹和莲花纹最早出现在三国吴青釉褐彩盘口壶上(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藏)。该壶肩部与胫部各绘一周仰莲瓣纹,壶身肩部贴塑着两尊端坐于双狮莲花座上的佛像。其后,莲瓣纹和莲花纹陆续出现在南北方多个窑口出产的青瓷器上,诸如出土于南京市灵山大墓的佛门供品青釉莲花尊、出土于苏州市虎丘塔的五代越窑秘色瓷莲花式碗及碗托、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式温碗等,都是青釉莲花类仿生瓷的登峰造极之作!
陶瓷莲文化因传承而厚重,由创新而兴盛。元青花的烧造成功,极大地催生了我国陶瓷装饰从素瓷向彩瓷的质变,其丰富的装饰艺术也使莲文化迸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元青花莲池鸳鸯纹菱花口式盘,在开阔的盘心绘一对鸳鸯戏莲主题纹饰,其雅称叫“满池娇”:鸳鸯顾盼相逐,清波、莲叶、水草,一派勃勃生机。这种把传统单枝独叶式的莲纹拓展为灵活多变的组合式莲池纹样,很快誉满神州,香飘四海。
明清两代的莲纹与莲纹类纹样包括莲纹、西番莲纹、地涌金莲纹、勾莲纹与宝相花纹。莲纹是花卉纹中出现频率最髙的纹饰,往往与其他纹样组合成吉祥图案,以谐音和寓意解读。它既为普通民众喜爱,如童子持莲纹寓意莲生贵子,又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睐,如鹭鸶荷莲纹寓意一路连科,还博得最髙统治者的首肯,如清雍正官窑创烧用来赏赐的制器赏瓶,上绘青花蕉叶纹和莲纹,取其“清(青)廉(莲)”之意,尔后每朝必烧,样制不改,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西番莲纹,它起初作为装饰纹样流行于伊斯兰地区,它在西方纹样中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牡丹,意涵富贵吉祥,后沿着丝路来到中国,很快融合到传统的中国莲纹饰中,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共生的典范。
您看,陶瓷装饰世界里的莲纹,源远流长,薪尽火传;守正思进,名品迭出;多元并存,洋为中用;美美与共,融为一体;华夏升平,寰宇共享,这些不正具体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统一性与和平性吗?
愿高雅纯洁的莲花倩影从此心仪在您的心灵深处!
愿博大精深的莲文化在神州大地上更加瑰丽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