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鸣的军号 永恒的旋律
2021-06-02 14: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讲述人:钱薇

疆场烽烟已散尽,铁军精神入馆藏;砥砺奋进新时代,人民不忘祭英魂。

今天,我们来到革命圣地茅山下,站在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广场上,面对高大雄伟的陈毅、粟裕铜像,深切缅怀苏南抗战英烈。

战争年代的军号,早已镌刻在历史丰碑之上;和平时期的军号声,依然在神州大地响起。

烈士有灵,大地有灵,让神奇的军号吹得更响、传得更远,与时代的脚步合拍齐进,与军民的呼吸同频共振,给精神补充美好食粮。

回望烽火年代,往事历历在目

抗战时期,苏南地区物产丰富、城镇林立、人口辐辏[còu]、经济发达,是人文荟萃之地。

西部为丘陵山地,东部则是平原水网,茅山山脉、宁镇山脉正是两者的天然分界线。

毛泽东早在1938年初就将茅山列为全国六大山地根据地之一,高瞻远瞩指出了它的重要战略地位,绘制了新四军江南抗战的蓝图。

粟裕带领新四军先遣支队,来到苏南开展战略侦察,韦岗首战告捷,开辟了敌后抗战胜利的先声,鼓舞了广大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揭开了创建茅山抗日根据地的序幕。

从此,铁军健儿纵横驰骋于江南敌后,弯弓射日杀敌顽,东进北上再南下,茅山抗日烽火燃遍大江南北。

在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新四军在日伪的心脏地区立足生根、发展壮大,演出了一幕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使敌人卧榻之侧无一日安宁。

虽身处险境、屡遭劫难,却连战连捷、屡建奇功,创建了华中第一块抗日根据地,

为夺取华中敌后抗战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矗立起一座历史丰碑。

据不完全统计,在5千多次对敌作战中,苏南抗日军民共毙、伤、俘日伪军4万多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然而,苏南人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5万子弟参加了新四军,7千多人为国捐躯。

他们在战场上,前赴后继,勇于献身;

他们在牢狱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他们在刑场上,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充分展示了革命者的崇高志向、博大胸怀、钢铁意志和高尚情操。

茅山山麓、水西村中、溧武路上、芦苇荡里、长江两岸、太湖湖畔、苍松翠竹掩映下的磨盘山……处处都是忠骨埋葬之地。

茅山烽火耀青史,建馆立碑祭英烈

1985年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建成开放;1995年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之际,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竣工落成。

随着一馆一碑建成开放,终于实现了新四军老同志倡议在茅山建馆立碑,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和教育后人的夙愿。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不尽英雄;巍巍丰碑高耸立,革命精神永不朽。

历史不能忘记,人民不会忘怀。叶飞、彭冲、江渭清等新四军老同志,都曾回到战地茅山,追寻革命史迹,缅怀昔日战友。

随着当年的抗战亲历者先后逝去,这页用铁血军魂书写的光荣诗篇,将永载史册而熠熠生辉。

东进林,望母山,纪念碑,小号手,军号声响留心窝。

长鸣的军号,永恒的旋律。注入了灵魂和精气神的军号声,必将永远回荡在炎黄子孙心中,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早日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的中国梦而砥砺奋斗、继续前行!

标签:茅山;苏南;抗战胜利
责编:李苏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