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名曲暖人心
2023-10-10 10:3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秋国庆双节的一个假日,我带孙子逛江阴市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一把古色古香的二胡,这把看似普通的二胡,是音乐大师刘天华曾经拉过的二胡,她的身上镌刻着深深的岁月印痕。驻足在橱窗前,目睹着这把二胡,我的耳畔仿佛响起了曼妙婉转、悠扬悦耳的琴声……二胡,原来只是件很简陋的民间乐器,不登大雅之堂。学贯中西的刘天华,受西洋乐器小提琴拉弓的启发,将二胡的拉弓改成了可调式,以适应各种演奏的需要。通过他的努力,二胡的演奏功能渐臻完美,成为中国民族乐器中一件主要的弓弦乐器,从而使二胡由原始状态一步步走上了近现代科学化和专业化道路。

刘天华是伟大的作曲家,他创作的二胡曲很多:《良宵》《光明行》《月夜》《病中吟》《空山鸟语》《烛影摇红》……每一首曲目的问世都有一段精美的故事。天华先生创作二胡名曲《良宵》的故事,我记得很牢——《良宵》,又名《除夕小唱》,创作于1928年除夕之夜。那年,刘天华在北京大学担任音乐教师,他把那些因路途遥远或经济困难回不了家过年的学生邀请到自己家里来欢度新年。学生们在老师家里与恩师共进晚餐后,师母又给大家沏上热茶,还端出了糖果、瓜子和茶食。爱生如子的天华先生对学生嘘寒问暖,同学们也和他无话不讲,师生感情如家人般融洽。

舒适、朴素、整洁的书房兼客厅里,师生同乐、充满人间温情的气氛,使天华的情绪亢奋起来,心头涌动着一股创作的激情。正当大家边开心谈笑、边欣赏音乐时,天华先生忽然说:“我好久没作谱了,很想马上作一段曲谱,作为今天快乐场景的纪念。”话毕,他信手拿过二胡拉了起来,拉着拉着,神采飞扬天华忽然若有所思地站起来,要去找纸笔,孩子们立刻给他拿来递上,坐在沙发前茶几上的天华先生,飞快地记下刚拉出来的旋律。他边拉边记边改,写到一半多的时候略有点停顿,几个同学就轮流试奏了一下,都觉得挺好,便催促着先生赶快续完。很快,一首美妙的二胡曲就这样产生了。先生从同学们所起的许多曲名中选中了《除夕小唱》,但觉得这个曲名似乎偏重叙事,缺点儿感情色彩,遂又定名为《良宵》,而把原名附在其后,大家对此都很满意。天华先生这首唯一的即兴之作,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味,通过优美、抒情、轻快、流畅的旋律,不仅将除夕之夜愉悦、幸福、美满、和谐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而且也寄托了作者对祖国、人生与民族音乐事业的美好期望,学生们的心,当场就被先生的琴声熏得暖暖的。……江阴是中国民乐之乡,也是现代二胡的发源地。

在江阴的天华艺校,演奏刘天华所作的曲目是大家的必修课,如《良宵》、《光明行》等。天华艺校一贯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天华精神,积极拓展民乐传播渠道,不仅要在江阴把民乐发展起来,更要让江阴民乐走向世界,让更多人了解江阴故事、中国故事。多年来,江阴民乐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全市现有国乐社18支和民间民乐队数十个,31所学校开办了77个二胡班,在班学习的学员有4000多人,累计培养了1.56万名二胡班学生。此外,江阴还组织开展了学校二胡班千人演奏会等一系列民乐活动。正如天华先生的侄子刘育熙所说:“在江阴,总能感受到民乐文化蓬勃发展的脉动。”“奶奶,这把二胡是刘天华先生拉过的吗?”正在学二胡的孙子打断了我的思绪:“是的。虽然这是把复制品,但在她身上,闪烁着天华先生智慧的光芒。”凝视着橱窗里的二胡,我想:这只是一把简单的二胡吗?不,这是一把温暖着一代又一代人心的二胡,这是一把世世代代都会永远传下去的二胡!这把二胡身上,浸润着刘天华先生为发展民族音乐献出的毕生心血!

作者:徐秋琴

来源:江阴耐波特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标签:
责编:张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