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讯 千年长江岸,文脉新标识。处处蕴诗意,时时漾诗情。10月20日,“水韵江苏·长江百景”图片展在张家港举办的长江文化节上惊艳亮相。一片片湿地、一处处绿廊、一座座新城,精彩的图片绘出人们对长江江苏段美丽风貌、美好生活的期盼,凸显长江文化精神内涵。
百组诗画景致精彩亮相 邀您打卡体验
只需轻轻一挥手,屏幕之上,一幅人文鼎盛与江天胜景相辉映的“长江盛景图”徐徐舒展。活动现场,可以模拟翻书的影像互动区,吸引不少观众前来体验,全方位感受长江文化与数字科技相交融的新场景、新魅力。
9月起,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开展“水韵江苏·长江百景”征集、评选活动。期间,文旅条线从业者、爱好者、关心长江保护的各界人士踊跃参与,累计收到273组作品。经过专家初评,有155组作品进入网络投票阶段,仅一周时间投票总数超百万。网络投票结束后,专家组又对上述作品进行终审,最终甄选出 “水韵江苏·长江百景”,包括自然生态景观类作品34组、历史人文景观类作品32组、红色传承景观类作品12组、新时代发展景观类作品22组。一景一韵、串珠成链,尽展文化遗产和时代风貌融合之美。
“我还是第一次看到航拍下的凤凰镇,我的家乡更美了,那里的河阳山歌也很动听的”“早就从新闻里了解到南京的幕府山,想亲自去这个森林氧吧看看,了解它是如何从过度采矿、生态修复,到眼前呈现出的幕燕滨江风貌区”......展区处,不少市民用手机定格下心生向往的精彩作品。
水韵江苏·长江百景的画卷上,一笔一墨都是生态修复、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系统性转型发展的鲜活写照,同时生动演绎了江南文脉及其与长江文化的血脉关联。本次水韵江苏·长江百景图片展集思想性、互动性、艺术性于一体,描绘了江天胜景,凝聚了诗情画意,记录着今朝江苏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时代足音。
乘坐“长江传奇”号游轮,纵览南京长江两岸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光,共享长江生态保护成果;走进苏州张家港永兴村看“最美江村”的华丽蝶变,3/4的生产岸线变成生态岸线,犹如闪亮的浪花,映照着“长江大保护”的温情故事;漫步镇江西津古渡,历史的底色风韵犹存,不难领略因渡而生的城市建筑、民俗风情……每一处景致都透着文化底蕴,每一处行走都踏在江苏的诗画上,也探寻着人们心中的远方。
水韵江苏·长江百景以数字化形式突破时空界限,走出展厅,走向观众。人们可以拿起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随时随地在云端欣赏图片展播,感受长江江苏段的“沧桑巨变”,共享“指尖轻触、码上云游”的乐趣。此外,省文旅厅和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还将联合举办“大家论百景”长江文化主题研讨活动。
生态人文精妙互动 感受诗意氤氲
滔滔东去的江水,养育着炎黄子孙,激荡起尘封已久的古老往事,也荡漾起海晏河清的盛世安澜。长江一路浩荡万里,在奔流入海前,孕育滋养出一片富庶水乡。
这就是江苏。长江江苏段全长433公里,岸线总长1169.9公里,两岸坐落着诸多历史文化名城,从南京到南通,八百里长江碧水绵延,人文胜迹和自然景观灿若星辰。此次甄选出的百处景观,娓娓讲述了生态蝶变与文脉传承相辉映的动人故事。
眼前是桥,身后是塔,远处天空被朝霞一点点晕染,磅礴热烈,变化万千。位于长江之上的南京眼步行桥景区,连接着江心洲与河西,让现场观众沉醉驻足。
南京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也是全省唯一跨江布局的城市,“走江”成为颇受市民游客喜爱的一种新型Citywalk。以南京中山码头为原点,人们沿着滨江风光带一路北行,建立起与长江的深度联结。
江城相依,江城共生,密布的水网给古城风光增添灵气,与此同时,以浩瀚的“长江视角”开启一场文化行走,同样是人们打开城市历史的重要维度,比如为什么要复建阅江楼、幕府山又何以涅槃新生。
湖幽水静,垛上花开,游人徜徉其中,尽享世间美好。泰州溱湖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众多影视剧作的取景地,而这离不开泰州市“长江大体检”“健康长江泰州行动”等多项常态化举措。
古往今来,江河相汇和近代贸易,促进长江中下游的富庶与繁荣,众多名人在扬州、镇江等地留下足迹,也带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对话。近年来,江苏注重彰显“江河交汇”这一最大特色,统筹推进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一体化建设。
时至深秋,扬州市古运河三湾风景区内层林尽染、色彩斑斓,芦苇荡、杉树林、亲水道错落有致,构成碧水蓝天间的一幅诗意画卷。该景区立足现有湿地资源,利用绿色生态技术构建圈层保护体系,实现原生态湿地保护与游览休闲的融合。自2017年对外开放以来,岸河互动、古今交融的运河三湾景区已经成为扬州城市南部的新名片。
北固山上,鸟鸣山幽,风景壮美,是王安石笔下的“京口瓜洲一水间”,是辛弃疾豪迈词意中的“满眼风光北固楼”,汇成眼前这片心旷神怡、诗意栖居的城市山林。题咏镇江的9000多首诗词中,涉及江河的就有2000多首,如今镇江积极筹建江河交汇诗词文化步行廊道,让长江诗词文化融入当代生活。
“浩浩长江天际来,中流砥柱独崔巍”“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长江一直是江苏文化的重要母题,在不同诗人的笔下,这400多公里的长江或奔放,或雄奇,或沉静,或安详,或柔美,越来越多人正跟着诗词游江苏。
江湖相伴,长江之水滋润江南文脉。
苏州·吴门望亭于千年历史长河中,铭刻着稻作文化、良渚文化、崧泽文化、古驿文化印记;无锡·徐霞客故居古朴厚重,风雨如故,镶嵌于悠然水乡中;依山傍水的常州·焦溪古镇,拥有商贾遗风江南特色的传统市镇、崇德尚学华夏圣贤的人文遗迹等。
围绕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标识和有效载体,江苏遴选出“江南水乡”(长江苏锡常段)古镇文化特色挖掘和景观风貌提升工程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江南文脉从历史的深处、文明的深处走来,和着长江水走进中华文明的生命,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
不妨就从一条彰显垦牧精神的历史文化线路、一条展现江海风情的蓝绿景观线路和5个特色风貌区开始,去体验别具江风海韵的“诗和远方”。启东以“缤纷百里”串联城镇、港口、滩涂,推动沿江沿海区域整体面貌焕新和功能重塑。江海相融的南通,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带动高质量发展,“生态绿”与“江海蓝”交相辉映,“产业强”与“环境美”相得益彰,为城市发展开启全新篇章。
不止南通。从洲岛到岸线、再到全域,江苏始终把保护修复长江生态摆在压倒性位置,母亲河日益恢复好气色。
一江清水,跃动自然之美,见证文化兴盛。2022年3月起,省文旅厅从江苏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出发,对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进行总体谋划。江城相依、江河相汇、江湖相伴、江海相融,恰是长江江苏段的灵韵所在。
传承红色文化 奏响新时代强音
长江江苏段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无论是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馆,还是故居、旧址、遗址等,都生动展现着长江红色文化形成、发展的光辉历程和丰富多彩的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新四军转战大江南北留下革命足迹和丰富的革命文化遗产,在展现长江文化的地理空间叙事、淬炼长江文化品格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表达载体。
在水韵江苏·长江百景的“红色传承景观”展区,镇江·苏南抗战胜利纪念碑、扬州·新四军挺进纵队二三支队司令部旧址等,成为长江文化鲜明的红色革命基因。报国为民的生命追求和价值取向,被深深地植根于长江文化内涵中,并不断转化成为开拓创新的社会实践的精神力量。
同饮一江水,共护长江美。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万里绵延和千年奔腾演绎了中华文明之道,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蓝天白云下,太仓港集装箱码头正在繁忙的作业中;走进泰州·小杨村,整齐连片的家庭农场、小桥流水的江南风韵让人流连。昔日传统农业村庄,蝶变为“风吹麦浪、民宿栖居”式的休闲观光乐园,圆了小杨人的创业致富梦,成为一座田园上的致富“梦工厂”;作为长江天堑之上的一条蓝色巨龙,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串联南通、苏州和上海,为沪苏通一带的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还有五马渡游轮码头、五峰山大桥、常熟港、谏壁船闸、飞驰在江边的“复兴号”……一同触摸新时代发展景观跳动的时代脉搏。
江水滔滔,澎湃如昨,古韵新声,交织共舞。二十年来,长江文化节全力推动文旅资源融合共享、长江风情交汇碰撞,新时代的“长江之歌”愈发激昂嘹亮。
围绕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璀璨的长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把江苏建设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发展地、革命文化的重要弘扬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创新策源地,省文旅厅坚持高位谋划、统筹推进,注重彰显江河交汇特色,统筹推进长江、大运河两大国家文化公园一体化建设,沿线8座城市抢抓历史机遇、主动担当作为,一同唱响传统现代交相辉映、山水人城和谐相融的新时代“长江之歌”。
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记者 万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