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林则徐》: 一台很“冷”的戏
2021-01-21 09:31: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宋显磊  
1
听新闻

近日,我在江苏大剧院观看了由国家话剧院、广州话剧院联合出品的话剧《林则徐》,感怀颇深。遂想起“春华秋实——2020江苏省书画院年度写生创作汇报展”上,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先生曾用三个“冷”寄语青年艺术家:善于冷思考,甘坐冷板凳,勇于冷考验。姑且借章主席的思维,也从“冷”字说开去,谈谈我对《林则徐》一剧的粗浅感受。

首先是编剧的“冷”思考。林则徐是一位民族英雄,观其一生:少年壮志、中举成家、俯仰宦海、受命禁烟、横遭诬陷、再获起用、病重逝世,任何一个人生时期拿出来都可以大书特书。看其成就:放眼世界、治理水利、安定陕西、防卫新疆、虎门销烟,任何一个事件拿出来都可歌可泣。再放眼当代艺坛,电影《林则徐》、电视剧《林则徐》、京剧《林则徐》、《钦差林则徐》、原创音乐剧《虎门销烟》……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数不胜数,这为编剧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为了写好剧本,编剧郭启宏不惜费了大力气:“经过二载有余的研究、构思和写作,涉猎所及,有四百部书、数千万字,举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史地人文、战争实录、人物百态,乃至典章文物、异俗奇风;同时,实地考察访问了京、粤、闽、陕,远及伊犁……”这种“冷”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他从创作京剧《司马迁》到评剧《成兆才》、昆曲《南唐遗事》,再到话剧《李白》《知己》《杜甫》,没有一部作品不受到关注的原因所在;更是他三获文华剧作奖、四获曹禺戏剧文学奖、三获飞天奖,被誉为中国当代戏剧创作“三驾马车”之一的原因所在。

此剧的成功还在于剪裁上的“冷”选择。编剧没有按照一贯思维,展现林则徐的光辉一生,而仅仅截取了虎门销烟这一事件和前后所能勾连的支脉,包括鸦片战争、被诬罢官、发配新疆等,用林则徐人生中最闪光的片段来折射风雨如晦的近代中国史。碎片式的作品结构,既寓意着中国即将沦为七零八落的半殖民地国家,又立体再现了百余年前那个昏聩懦弱、摇摇欲坠的封建王朝,在这个大背景下完成了林则徐的个人命运:即使有“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情,即使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襟,但凭一己之力也无法扭转“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难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其次是演员的“冷”处理。此剧的演员阵容甚为强大,五位主演都是国内一流的表演艺术家,他们整场几乎没有“大喊大叫”,但却字字入心。无论是道光皇帝从“朕一向器重你,此事唯有你!朕才放心”到 “告诉林则徐,朕与他此生不必再见”的扭曲转变,还是王鼎苦谏、哭谏甚至尸谏,直至迸发出“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感慨,抑或林则徐夫人郑淑卿的一句“公无渡河,公竞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的吟唱,均把情绪情感化进言语中,融入眼神里,以及每一步颇具戏曲功底的台步里。这正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倡导的演员与角色合二为一,“演员不是好像存在于舞台上,而是真正存在于舞台上,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

最后是舞台的“冷”设计。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师邢辛在舞台艺术的风格样式上把握准确,处理细腻,以自己独有的舞台语汇推动剧情发展、拓展人物心理空间。整台剧的灯光除少部分运用大红色(表现宫殿、战争等)外,其他均以灰白色为主,让观众几乎穿越到当时的时代背景。音乐上,时隔四十年再度操刀话剧配乐的赵季平,用极富民族色彩的音乐将林则徐的内心世界充分外化,反复出现的主题曲大气悲凉、摄人魂魄,每次响起皆能将剧情推向高潮。舞台主场景由一个倾斜坡面构成,在舞台上勾画出黄河和长江,将虎门销烟的一隅置于神州大地的宏阔版图中,揭示出鸦片战争所处的历史维度。舞台上方一面是琉璃屋脊,一面是倾斜的镜子反射,以此暗示大厦将倾,国将不国,舞美自然而然地成为叙事的一部分。

但纵观全剧,亦感到些许遗憾:倾斜的舞台带来无限空间的同时,也束缚了演员的表演;碎片式的结构因幕场不清,让观众有些疲劳;过多的内心刻画让戏剧冲突稍显弱化。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话剧《林则徐》仍是近年来看到的为数不多的精品之一。

标签:林则徐;舞台;虎门
责编:李苏珺
上一篇
下一篇